科研达人也是“诗词迷”,高校“斜杠”学霸保研清华

发稿时间:2019-11-28 13: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南昌11月28日电(通讯员 邵梦溪 张欣苑)专业综合成绩三年稳居第一,手握8项国家专利,发表3篇学术论文,创作个人古诗集,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50多项荣誉,并获该校本科生最高荣誉——校长奖学金……在众多“考研党”昼夜勤学备考之际,来自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周步伟,已经拿到清华大学等5所名校offer,并成功保研清华。这样一位文理通才、“斜杠”学霸,有着怎样的成长成才独门秘籍?

  “我从小就喜欢思考,喜欢从生活中的点滴,找寻科技创新的奥秘。”为实现心中萌动已久的科研梦,刚迈进大学的周步伟便加入杨云老师指导的电子创新基地实验室。在实验室的一次“头脑风暴”中,南方地区秋冬季节时常因能见度低的团雾而导致交通“惨剧”的新闻事件,引起了他的关注。团雾预测预报难、区域性强的特性,极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于是周步伟萌生了解决这一隐患的念头。

工科学霸自写“剑阁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梦溪 摄

  说干就干。他们很快组建了“花椒智行”团队,分工协作,谁负责软、硬件开发,谁负责文案工作,作为第一作者的周步伟则负责统筹推进整个项目。在上网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周步伟与团队一同探讨交流思路,最终形成“雾区路况可视化”这一研究理念。经借鉴比较,团队选择透雾性好、抗干扰性强的毫米波雷达作为路况探测器,将速度传感器、方向角传感器作为自车辅助测量设备。这样,当行驶在雾区时,系统会自行处理分析数据并送至车载雷达显示屏,供司机查看雾区路况,从而做出安全驾驶操作。

  虽然有了明确的思路和实现路径,但是真正制成样机并不容易。中途还遇到队员变动重组,导致课题一度陷入停顿。在杨云老师悉心指导下,团队面对有限的实验条件,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经过近1年的艰难技术攻关,终于把样机做出来了,并在杨老师的自驾车上反复测试,初步实现了设计目标。最终,凭借着作品《低能见度天气车辆辅助驾驶雷达显示屏》的新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特点,周步伟团队荣获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全国二等奖。此外,他还获授权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并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核心期刊论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8项。

开学典礼上“文言文演讲”获无数点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梦溪 摄

  “故今劝勉诸君,大学伊始,当潜心治学,树德立志;练达人情,通晓世事。多展青春之朝气,不负七尺之身躯……”在华东交大2019年“青春告白祖国”开学典礼上,周步伟以一篇自创文言文《一语书长寄新生》,与6000余名新生共勉践行“治学、交友、立志”的大学之道,获得学弟学妹们集体“膜拜”。

  在以“剑阁”为笔名的诗词集中,周步伟收录自中学以来创作的63篇原创诗词及文言散文,内容涉及志、学、史、情、师、友、游七大主题。“理科有助于智商,文科则有利于情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既能造出火箭和卫星,又能拉小提琴,令我十分钦佩。”周步伟告诉记者,自己早在初中起便有一个“文艺科学家”的梦想,因此,他不仅工科成绩好,对待文科的学习也尤为上心,并始终如一地坚持诗词创作。

  经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胡迎建的推荐,周步伟加入江西诗词学会。文学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课业之余,他经常去图书馆“小憩”,《三国演义》与《西游记》都是百看不厌的书籍。大学期间担任校八一诗社创作部负责人,多次在校刊和网络媒体上发表诗词文章。

科研达人周步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梦溪 摄

  大学是座“象牙塔”,是人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可对于来自安徽农村的周步伟来说,从未有过的放松懈怠是他生活的常态。自踏进大学校门,他始终坚定着“科研如山重,学习要先行”的信念。

  班级同学间常常流传这样一句话:前面第一排从左数的第三个位置是周步伟的“专座”,因为那是离老师最近的地方。来自农村的他英语底子薄弱,经不懈努力,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以全英文撰写比赛材料,勇夺二等奖。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