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员正在对昊林的父亲(右一)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如楠 提供
中国青年网焦作8月16日电(通讯员 葛延春 郭岩岩 赖林权)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0亿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019.24万人。他们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却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能否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关心他们的中国人。
8月11日,河南理工大学留守儿童爱心支教帮扶实践团来到了焦作市博爱县的南朱营村,在支教之余,深入了解到这些留守儿童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实践团队带给昊林的玩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利明 提供
家徒四壁,想造飞机
南朱营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村里没有小学,离家最近的只有一所学费昂贵的私立小学,家离学校有一段40多分钟的小路。八点上课,留守儿童们需要比其他孩子多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家长忙于农活,只有在刮风下雨时才会去接送他们。
四周新房林立,昊林家破烂的小院显得分外扎眼,由于刚下过雨,地上还有积水的痕迹。他的爷爷告诉队员们:“前几天下暴雨,门口的水都没过了膝盖,院里的水都跟冲进房子里了。”队员们难以想象就这样一个破烂的院子住了祖孙三代人。
“我从来没管过他,每天下班都9点多了,回来他都睡觉了,太贪玩,经常吵着闹着要玩具,但许多玩具都太贵了。”昊林的爸爸搓搓手,略显愧疚地笑了笑。只有小学学历的父亲长期跟随镇上的建筑工队做些苦力,风餐露宿,年仅31岁的他却早已满头白发。
由于爷爷腿脚不太利索,奶奶患也有白内障,看管两个孩子也实在是力不从心。昊林4岁的弟弟在一次嬉闹时,热水瓶从柜子上倒下来,从此身上留下一块很大面积的烫伤伤疤,一直从脖子延伸到胳膊,看着就令人揪心。
“昊林的成绩挺不错的,将来肯定能上重点大学,重点大学的学费都不会很贵的。”队员们一直鼓励昊林的父亲要振作精神,即使家庭贫困也得让昊林考大学。
“他老师也这么说过。改革开放这么久了,俺们家族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老大(指昊林)成绩好,如果能上个重点大学,再苦再累也值了。”昊林的爸爸告诉队员。
在支教期间,队员们就能感受到昊林那调皮劲儿,但他在学习上也确实争气,上课时表现得比较活跃,他不像普通的贫苦子弟那样,内心脆落敏感,反而天真好玩。
在来他家前,队员们特地给他买来了小玩具。他二话不说就开始高兴地玩弄起来。天性好玩的昊林真要到了学习上,那也是相当用功的。他经常和大家说自己要考一本,当队员问道:“你为什么想考一本那?”
他天真的笑着说:“因为妈妈说考了一本就能去航天学校造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