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陪娃复习能否不“鸡飞狗跳”?

发稿时间:2020-01-08 08:40:44 来源: 北京日报 中国青年网

   出路与对策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孙云晓

  陪孩子复习功课让父母崩溃,既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也暴露了家长的焦虑心态和教育能力的低下。

  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实质是改变父母,父母应该学会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根据我10多年的习惯研究与实践,这里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第一,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经常让孩子看到父母在看书学习。北师大2018年的全国大型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都把父母视为最重要、最直接的榜样。

  第二,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经常带孩子进图书馆或者逛书店。据调查,拥有50本图书的孩子比拥有10本图书的孩子更可能养成阅读习惯。

  第三,从四个环节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即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凡是养成这四个习惯的孩子,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不但好而且稳定。

  第四,引导孩子明确完成作业是学生的神圣职责,就像父母坚守岗位要完成工作任务一样重要,必须认真而努力地完成。父母的职责就是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监督,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能看电视、看手机,但完成作业后父母不加作业,并且保证孩子有时间玩儿。

  第五,不苛求孩子的成绩名次,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特别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且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

  如果父母们坚持做到以上五条,您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热爱学习、自觉完成作业的孩子,甚至会有不可限量的美好前程,因为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了强大的动力与保障。

   家长要把学习的任务还给孩子

  北京市教育学会家长教育与家庭文化研究分会秘书长 李鸿飞

  家长之所以焦虑,源于面对孩子学习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有的家长在学生时代对学习就很头痛,在指导孩子学习时也容易力不从心。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

  首先,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要把学习的任务还给孩子,让孩子对学习建立责任感和主动性。家长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喜欢总被他人问最近工作是否努力,收入是否有所提高?如果家长的工作处处被领导插手,自己是否还有热情主动工作?

  其次,家长要相信孩子想把学习搞好。即使现在孩子做得不理想,家长也要相信孩子未来能改善,这种相信是孩子学习信心的来源。过分焦虑传达出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如果家长想表达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又不想给孩子带去压力,建议使用祝福的方式,比如,“孩子,祝你考100分!”等等。

  再有,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让孩子知道如何学习。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自己不能解决,要先去和同学讨论,同学讨论解决不了时再提交给老师指导,家长不必直接插手孩子的学习。

  如若孩子已经出现厌烦学习、恐惧考试,那就需要着手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庭环境,必要时可找家庭教育或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协助化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当孩子逐步找到学习信心和有效方法,学习成绩自然能提升。(文字:贾晓燕 插画:琚理)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