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科学传播者获专业高级职称证书 科普人的职业上升渠道打通了

发稿时间:2019-12-25 11:21: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茜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现在我觉得,科普的翅膀抬起来了。” 谈及获评北京科学传播专业正高级职称的感想,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陈冬妮说。同样获评正高级职称的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素兴则认为:“北京市的这一举措填补了科学传播领域的职称空白。”

  北京颁发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证书。张茜/摄

  据悉,10月27日,北京市评选出全国首批75名高级职称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其中15人获评正高级职称,60人获评副高级职称,获评者覆盖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领域的科普场馆工作人员、“网红”科普作家、科普研究学者等。今天,获评者代表在京参加了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颁证仪式。

  获评科学传播专业副高级职称的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高源在颁证仪式上说:“我特别看重这件事”。“讲解员是最一线的科普人员,很多人对这个职业不了解,经常有人对我们说‘嘿,服务员,厕所在哪儿’。我们也缺少职业感,其他专业职称无法接收我们,现在我们才真正有了归属,有了专业。”高源语速飞快,急切地想说明这个职称对他来说有多重要。

  “全国的讲解员都来问我是不是真的,上海的、内蒙的、东莞的、山西的、陕西的……” 不单是高源和他的讲解员朋友们感到激动,同样获评副高级职称的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科普部部长宋苑也感慨说:“这个职称给了科普人一个家。”

  据了解,为加强科学传播普及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普事业发展,6月17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科协联合印发《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并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本次评价工作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采用“代表作”评审方式。

  “不唯论文,评代表作,这太不容易了。” 拥有天体物理博士学位的陈冬妮曾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德马普青年伙伴小组的成员,正是因为不愿一生与SCI论文为伴,她选择了做科普。但她发现,科普人的职业上升渠道很尴尬,由于专业不对口、论文难产出等原因,“职称的终点可能就是中级”。

  北京颁发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证书。张茜/摄

  “论文不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心。这次评审体现了对我们日常工作的认可和尊重。”宋苑告诉记者。
“我们职称改革的原则是:干什么评什么。打破一刀切的传统,让评审和岗位结合更紧密。”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辛向阳告诉记者:“申报人可以用自己的科学传播活动方案、咨询报告、剧本、讲解词、论文等等作为代表作来参评。”

  辛向阳介绍,本次北京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从申报到结果出炉历时约两个月,评审节奏快、内容多元化,为申报者提供方便的同时,给评审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和北京市科协建立了专门的评审专家库”。

  “专家的问题很专业也很尖锐。”回忆起评审当天的场景,高源说:“有三位专家对我提问,我提到自己有专利,专家把专利申请的流程细细查问了一遍;我提到自己发明了不同的讲解形式,专家让我现场表演,我直接拍着桌子说了一段快板儿讲解!”

  辛向阳介绍,该职称服务的是北京市5万多名科学传播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的申报者有约200人,评审过程可谓“优中选优”。高源介绍,他主要是凭借两部由原创讲解词组成的著作获得了副高职称,“这两部书加起来约20万字”。

  而获得科学传播专业正高级职称则难度更大,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嵇晓华(笔名姬十三)占有一席。他介绍,从科普网站到新媒体全面布局,果壳目前覆盖了3000万对科学有深度渴求的用户,此外公司过往也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科普编辑。嵇晓华说:“这一次,自己包括帮助员工积极参与科学传播职称评审,实质上也是果壳内部给员工建立科普职业规划的方式之一。通过评审,我们希望优秀员工能融入科普人才的大市场大环境,找到自己的定位,并获得鼓舞。”

  何素兴则感到,这个正高职称对她来说既是“褒奖”也代表着一种“责任”。她投身科普领域30余年,组织参与了北京科技周活动;参与策划诺贝尔获奖者北京论坛主题展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围绕“三生”展项打造“三生”展线课程体系;将首都科普剧团发展到22家成员单位;组织首届北京中外科技馆馆长对话会……“千帆过尽,笑靥如初,我对科普的赤诚之心依然不改,我愿意为我国科普事业奉献力量,为我最初的梦想奋斗终身。”何素兴在颁证仪式上代表大家发言说。

  辛向阳还告诉记者,明年北京市将开放科学传播专业初、中级职称的考试,与“干什么评什么”相似,初、中级职称考试大纲的制定原则是“干什么考什么”。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