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 “新基础教育”改变了什么

发稿时间:2019-12-19 21:45: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烨捷

  20年前,当很多校长还在为学生能拿几块奖牌、考试能在区里排第几名纠结时,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叶澜喊出了“生命教育”的口号;20年后,新时代的校长们已经把“学习习惯”挂在嘴边时,叶澜和她的弟子们还在为践行教育的真谛呼唤。

  “最大的特点,是要校长自愿。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干,就得真心实意地干。”叶澜从1997年的一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文章起步,逐步形成了“新基础教育”理念,20年来,她和她的团队给予了参与者充分的自由——愿意就干,不愿意就退出。“第一批加入的学校校长,最开始心里都没底,他们听了我的报告,就信了、做了。然后我们就有了深入的合作。”每周,华师大的老师都会到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听课、讨论,每次到学校,不待到晚上太阳下山绝不离开,“学校老师,从感动到后来真正觉得有用,说明它有成长的土壤。”

  1999年,叶澜开创的“新基础教育”开始在上海市闵行区开展发展性研究。“新基础教育”在当时的环境下提出了“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的新理念。其特性在于,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整体转型性变革,用“贴地式”的状态深度介入学校的教学变革实践中。新基础教育当时被认为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的中国制造”。

  20年的坚守,“新基础教育”研究促进了闵行基础教育生态的根本变化,也成就了一批批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的成长。

  闵行区教育测评与研究中心的程丽芳至今仍记得叶澜那篇令自己脑洞大开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篇文章在1997年时犀利地指出了传统课堂的三大特征: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者唯一任务;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老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但忽视了“研究学生”;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课堂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程丽芳当时一口气读完了叶澜的文章,对改变当时的课堂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憧憬和希望。若干年后的2009年,在叶澜及其团队“逐字逐句修改学校发展规划”的辅导下,自愿参与“新基础教育”实践的学校从17所扩大到了66所,占闵行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85.7%。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即便放在当下,仍然是“新的”。

  闵行区华坪小学校长王叶婷是一名坚定的“新基础教育”践行者。“我们总认为,一个学校要继续发展,必须要多拿奖牌以示新成绩。我们起早摸黑地干,学校那里很多‘优秀组织奖’,但教师个体生存状态与发展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王叶婷看到,新基础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成长,也关注教师的成长,“它追求的不是用‘孔雀羽毛’做屏风,而是学校每个教师的‘成事成人’。”

  华坪小学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学生成长研究室”和“学生成长策划组”,改变了“任务型”德育活动模式,开展了“基于学生成长的年级主题教育系列化特色研究”。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华坪小学”怎么样,你会看到众多校友的精彩点评——学校非常好,关注学生的成长,老师为学生考虑。

  这所学校在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观赏式”环境布局,建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天地,有阳光屋、月光廊、星光厅,还有雨水循环、水科技管、太阳能电站等。“我们的老师,要蹲下身子,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王叶婷说。

  据悉,目前新基础教育已经深度介入沪、京、苏、浙、鲁、豫等12个省市的200多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带动3000多名教师、数万名学生一同进行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研究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研究团队”,是全国唯一来自教育学科的教师研究团队。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