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两年写百封“家长信” 弥补家校群沟通不足

发稿时间:2018-10-25 15:51:00 来源: 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网

  因为在家校微信群里发布的作业被家长认为“过多”,小学教师田丽被家长投诉到了学校教务处,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孩子都太小,常常记不住作业,我担心家长课后没办法辅导,于是按步骤叙述,因为操作文字太长,家长们就觉得作业太多。”这件事让田丽开始意识到,家校微信群虽然沟通更为及时方便,却因为内容零碎,也容易产生误会。

  后来,田丽开始给班里孩子的家长们写信,并发布在网上,先是发QQ空间日志,后来发微信公号。《谈谈作业那些事儿》、《答廖峻爸爸问》、《关于写字作业的说明》……两年里,田丽在课余写了104封家信,共计20多万字。

  “每封信我都会定一个主题,讲一件班级里的事情,一封信就相当于开了一个家长会,让家长知道老师的教学理念,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三年级(3)班班主任田丽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与微信短消息相比,写公开家长信能让师生交流更加冷静,“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家长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或反思”。

  田丽公众号中写给家长的《家信》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供图

  两年写百封“家长信”

  “今天是2018年10月8日,之所以特别注明一下时间,是因为我写给你们的第一封《致家长信》,刚好是在2016年10月8日。”在第100封信的开头,田丽回想起两年前开始的第一封信《最是书香能致远》。

  田丽刚接手班级时,班里都是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作为语文教师,我最注重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读、写能力,所以当时开始写信,就是希望能介绍一下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提出一些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和建议。”

  令田丽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在日志里分享的一封家信,竟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回复和留言。少则几句话,多达几百上千字,家长们或焦虑困惑、或迷茫不知所措,纷纷在家信下表达自己教育孩子时的“力不从心”。

  这件事让田丽意识到,与家长沟通并非只有家长会一个方式,写信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家校沟通工具。于是,每当孩子们在学校闹矛盾了、对座位安排不满意了、做作业太慢了、不自信了……田丽都会通过写家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家信的内容和班级里的孩子息息相关,可能在外人看来可读性并不强,但对家长们来说,每一封信里都有他们孩子的身影。”田丽说,最初写信时也害怕不被人理解,家信日志只对本班家长开放。

  慢慢地,家信越写越多,获得认可的同时田丽也更加自信,“希望家信能够影响帮助更多的家长。”从第71封信开始,田丽便将发布家信的平台从QQ空间转移到了自己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上。直到今年10月25日,田丽推送出了她的第104封家信。

  家长们在家信后面的留言

  3000多条家长留言

  “中途有过一两次想要放弃,但一想到家长们对我的期望和鼓励,我就有了动力。”田丽说,在这100余封家信的背后,不是她一个人在付出,而是所有家长在陪伴着孩子,也陪着她一同成长。

  作为一名80后的全职妈妈,家长詹婷是田丽公众号的忠实粉丝,每一封家信她都会细细读完,然后再在评论里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詹婷告诉澎湃新闻,虽然自己阅读了不少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但还是停留在“概念”上,“当真正成为人母,需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还是很迷茫,尤其是孩子刚上一年级时,在培养孩子的习惯方面,完全没有头绪,田老师的家信就帮助了我很多,告诉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该为孩子做什么,具体怎么做。”

  詹婷认为,家信一方面让她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一方面也是自己的“修炼手册”,“家信里也会涉及到家庭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孩子在不停地学习进步,家长也要学习教育、相处理念,一起修炼成长”。

  在家长谢女士的印象中,从未遇到过像田丽这样的老师,她告诉澎湃新闻:“只要是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教育孩子有关的话题,田老师都会写家信,比如班上有孩子打架了,田老师也会以这样的事件为题给我们写信,告诉家长在今后的教育中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教育。”

  在家信的引导下,谢女士通过“每周进步一点就奖励小红花”的教育方式,慢慢改掉了女儿的坏习惯。“田老师坚持写家信,也是一种言传身教,对我和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两年来,每当发现孩子又进步了一点,家长们便欣慰地在田丽家信的留言中反馈,如今已经积累了来自家长的3000多条留言。在田丽看来,每一条留言都是自己的财富,“值得在以后的漫长人生中去细细品味”。

  弥补家校群沟通不足

  田丽给自己的班级起了一个名字“幸福班”,她说这是她和家长们的约定,孩子们不仅要在你学校里幸福学习,在家里也要幸福成长。

  但“幸福班”的约定,离不开家校双方的配合。田丽始终认为,教育是需要双方互动的,而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双方合作把孩子教育好。

  她坦言,自己是一个爱开家长会的教师,“早在一年级入学时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就和家长们说明了我的性格、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田丽说,教育是一件长远的事,教师和家长之间需要坦诚相待,“只有彼此了解,才能尽量避免误会的发生”。

  尽管如此,在刚刚接手班级时,田丽也受到了部分家长的质疑和投诉,“像交班费、大扫除、购买点读机等,很多家长看到微信群里的通知,就开始质疑老师,或者直接投诉”。

  田丽告诉澎湃新闻,尽管家校群的出现给家长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可以让家长更方便地参与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但也容易产生误会。“因为家校群中的交流内容往往是零碎的,而‘人多嘴杂’,很多时候没来得及说清楚,误会就越来越深了。”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不能总是开家长会,家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第47封家信《我的告白书:爱还在》中,田丽将所有家长的投诉事件原委一一解释清楚。她坦言:“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总需要有一方敞开心扉,将问题说清楚,误会和矛盾才能化解。”这一封信,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赞扬和支持。

  在田丽看来,家长和教师之间偶尔存在矛盾是正常的,没有什么是沟通解决不了的,“教师就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田老师能够坚持多年给家长写信,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想法,‘润物细无声’,做到了真正的返朴归真。”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师何捷有着22年班主任教学经验,也同样是语文教师,他坦言在自己教学生涯中,第一次遇到像田丽这样坚持给家长写家信的教师。

  至于以后还会写多久,能写多少封,田丽没有具体的规划。她说,只要自己还是一个教师,班上的孩子就都是自己的孩子,家长们也还是自己的“学生”,她曾和孩子以及家长们有一个关于“幸福班”的约定,这些信,要等到以后各自坐在轮椅上慢慢看……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