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微博入殓师”坚持7年 为逝去的人留下一篇微博

发稿时间:2018-10-22 08:57:00 来源: 扬子晚报 中国青年网

  2011年7月,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开通,“为每个逝去的人都留下一篇微博”,由于文字真实动人,引发大量网友关注。这群“微博入殓师”已经默默坚持了7年多,现在他们不仅关注逝者,还关注“活着的人”。近日,扬子晚报记者通过微博联系上这群小伙伴。专家告诉记者,在心理学上,他们承担的是“哀伤辅导”职能。这在当下社会需求很大,人才却十分匮乏。

  帮助网友寄托哀思,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加入

  山西91岁高龄的“慰安妇”幸存者郝月连去世,这个微博为老人写下悼文,“她的一生都在承受战争及愚昧带给她们的伤痛,世界欠她们的太多。愿世界和平,愿来生你们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在该微博上,从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到因意外伤害离世的无辜人群,再到子女为爸妈的离开留个念想,这个微博通过自己抓取编辑、网友投稿等方式,帮助人们寄托哀思。

  团队工作人员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每天都有人经历离别,每天都有人在微博投稿、点蜡烛,我们想做出一点能够给人们带来温暖的东西。”微博入殓的方式,在他们看来很有意义,“其实每个人都会面对生老病死,或亲人、或朋友,人的情感是需要寄托的,而这样的平台能提供给需要的人一个寄托思念场所,一个情感表达的地方。我们想要表达的是爱的力量。”

  每天面对网友发来的海量纪念请求,小伙伴们会选择其中最打动人的部分。在用户来稿时,也会尊重用户意愿沟通,去帮助完善稿件。“当我们谈到纪念的时候,想到的那个人连锁反应应该是与那个人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纪念逝去的亲人,只有最了解最亲近的人才能最真实地反映出对逝者的思念,他们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打动人。”

  还记得有网友发来两万多字的稿件,讲述了逝者的一生,以及逝者亲朋好友对逝者悼念的文章。“由于涉及到隐私,许多内容不便于公开,但用户在稿件中寄于逝者的感情尤为动容,相信这也是用户对我们的信任。”

  微博从2011年开通到现在,“坚持的力量还是来自大部分用户,不管是通过私信还是微博评论,他们总能影响着我。还有一部分志愿者,他们自愿加入我们,帮助我们更好地运营。”

  有过困惑,新开启“活着”栏目

  学计算机的林东平是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的开创者。一开始是靠关键词自己寻找逝者的微博,有些非常忠实的粉丝会提供信息,写完讣闻后贴到逝者的微博评论里,渐渐引发关注。平台有了人气之后,逝者的亲朋好友会主动提供信息。

  除微博之外,“逝者如斯夫dead”也有微信公号,每天收到很多网友私信,有人倾诉内心的压抑和忧郁。志愿者表示,只能在碎片时间发点安慰的话,但并没有能够从专业角度出发,做出更多疏导。

  随着粉丝增多,也对平台提出更多要求。在生死问题的处理上,粉丝也会提意见。林东平曾在采访中提到,“粉丝在微信上跟我留遗言道别,我没去特别挽留他,就被粉丝说冷血。”网友认为,这个公益平台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如果能为怀着悲痛心情和抑郁心情的人们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那是最好。毕竟逝者不可追,活着人要更好地活着。

  在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做一些小科普的同时,今年9月,他们也开启“活着”栏目,征求网友私信,希望记录一些与病痛抗争痊愈的人们以及病患正确对待生活的一些态度。他们之中有无故被染上艾滋的,却从不怨恨生活的不公,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无缺,有遗憾的才是完美的人生;他们之中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积极配合治疗,只希望有一天有机会说“我回来了”。他们之中有抑郁三次濒死的,在经历过每一次新生后告诉我们学会感恩。他们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所以格外懂得生活的美好。

  躯体疾病的康复需要强大的心理做支撑

  对此,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告诉记者,不要小看“微博入殓师”,其实他们所从事的是一种为那些遭受亲人亡故,情感丧失,心里痛苦而又无法寄托哀思的人提供的心理服务,这在心理咨询领域中属于“哀伤辅导”的范畴。

  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服务。“微博入殓师”为当事人提供平台,让当事人可以尽情地宣泄内心的苦痛,帮助其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亲情,学会珍惜,在“微博入殓师”及众多留言者的帮助及鼓励下,开始新的生活。

  对于“活着”栏目,张纯表示,躯体疾病需要强大的心理做支撑才有利于这种疾病的康复。所以患者抱团取暖,相互支撑,在疾病的治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调整心态,屏弃不正确的观念,获得准确的信息,正确面对疾病,不再怨天尤人并让自己患病的原因“合理化”,才能心平气和的用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张纯也提醒,由于微博入殓师的从业人员大多都是志愿者,其中不乏热情有余,经验不足者。面对人生的大悲怆,有时候或因经验不足,或因语言不当,或因相应的知识匮乏,甚至是用词不当,好心也会变坏事,不但没能帮忙,反而会造成一些误会。

  张纯说,现在“哀伤辅导”的社会需求很大,满足这种需求的专业人才却十分匮乏。一般的心理咨询师很少有人主动愿意从事哀伤辅导的专业。也希望引起民政部门的重视,如果“哀伤辅导”能够作为一种心理救济的手段,纳入民政的服务范围,则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和谐的大好事。(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