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高校宿管阿姨退休 800余名学生集体请愿将其留下

发稿时间:2017-12-04 08:46:59 来源: 青年时报 中国青年网

  “自己的孩子,怎能不担心?”

  平常孩子们衣服扣子掉了、裤子裂开了,往往最先发现的是徐阿姨。她义务为他们缝缝补补,还为孩子们煲汤、熬夜,乐此不疲,琐事中有大快乐。

  27号楼的学生们,除了辅导员和生活老师,还有徐阿姨这位“编外心理疏导师”。201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杨王辉,已不记得徐阿姨花了多少时间和自己聊天。“平常家里或自己不开心的事,都想跟徐阿姨说,她听得认真,能理解我们,还能给出好的建议,有时她也对我们说她自己孩子的事。”杨王辉告诉记者,徐阿姨记性特好,一个月前我说姐姐生病了,她会问我她最近身体怎样了,“那么多学生和她聊天,每个人的情况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杭电表白墙”和“给徐阿姨的留言本”上,写满了关于学生和徐阿姨之间的点滴和故事。

  一次,有一个学生因为感情问题,晚上从宿舍出走了。徐阿姨告诉后勤中心及辅导员组织人手去找,因为太担心这个孩子,她在值班室里一直没睡。半夜,当老师们找到学生时,脚还没踏上宿舍楼台阶,徐阿姨从侧影中认出了他,一阵小跑把他搂在怀里,当时就哭了。“自己的孩子,怎能不担心?”宿舍楼的学生们都知道,最关心自己的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宿管徐妈妈”。

  “徐阿姨在27号楼,常回家看看”

  徐阿姨让宿舍楼的孩子们感到可亲可敬,不仅是因为她的“待生如子”,还因为她的严格和“唠叨”。“不要忘了打卡。”“天冷了,多穿点衣服。”“下次别回来晚了。”……徐阿姨的声音在27号楼回响。

  好多毕业的学生,对徐阿姨的“唠叨”反而很怀念。“都是关心的话,像妈妈的叮嘱,关键是让我们明白要讲规矩,别搞特殊化,如今在工作中特别能体会。”“杭电表白墙”上一个自称“毕业多年的徐阿姨的孩子”的留言是这样的。

  多年来,“徐阿姨的孩子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回校都要去27号楼看“徐妈妈”。还有些毕业生找了女朋友,“一定带回来给徐妈妈看看”。张蓓还记得,一个在杭州工作的毕业生,去年中秋节特地跑回来带给徐阿姨两个月饼。

  张蓓老师还告诉记者一件事。11月24日那天,徐阿姨的宿管办公座机接到一个电话。“徐阿姨,我宿舍钥匙丢了,您给我配把钥匙吧。”

  “那你下楼来填报修单,同学。”

  “徐阿姨,我没法下来啊,你没听出我的声音吗?”

  一阵沉默后,徐阿姨缓缓地说:“你是岳阳吧?”

  徐阿姨口中的这名岳阳同学已毕业多年,在“杭电表白墙”上得知徐阿姨退休的消息,给徐阿姨打了这个特殊的电话。“因为徐阿姨,很多毕业生不会退宿舍QQ群,他们还保留宿管值班室的电话号码,有徐阿姨在,27号楼就是毕业生的家。”后勤公寓中心办公室陆慧娟老师说。

  “我也舍不得学生”

  徐根娣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宿管已经有14年了。“还零3个月。”徐根娣说,来之前一直在老家幼儿园工作,“这也是我第一次来杭州。没想到,一待待了那么长时间。”

  要退休了,徐根娣说,她心里也舍不得孩子们,“不是我生的却如同我生一样。他们远离父母,我就来照顾他们。他们比我儿子也小不了几岁。”由于之前没有宿管阿姨退休后又继续做的先例,她也想好了退休后回老家。“儿媳在家里管小孩,我回家也可以帮忙看管。”

  没想到,杭州的一场大雨给了同学们留住她的时间。

  “说好要走的那天下雨了,我就跟儿媳说,第二天再回来,结果同学们在网上发出的信息被领导看到了,领导来找我谈话了。”

  (原题《“徐妈妈,别走!”》)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