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不少高校专利处于沉睡状态 转化有哪些“拦路虎”?

发稿时间:2017-08-21 08:50: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一件发明专利许可使用费5亿元,这是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研发团队发明新型发泡剂的价值;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个体化医学基因检测技术”7件发明专利,转让费1.8亿元;西南交通大学磁悬浮二代工程样车专利技术合同签约超1亿元……今年以来,记者在山东、湖南、四川多地采访发现,许多高校的高价值专利成果成功实现了转移、转化,结果令人欣喜。

  不过,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一些高校的专家们表示,相较于我国高校拥有的几十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而言,这些成功的案例仍是凤毛麟角。高校不少高价值的专利成果仍处于沉睡闲置状态,亟待唤醒。

  高校科研成果有“富矿”

  2017年4月,毕玉遂领衔的研发团队创造了山东省专利许可费的新纪录:他们的“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发明专利被山东一家新材料技术公司以5亿元买断20年独占许可使用权。

  “我们十余年的研发成果转变成高价值的专利,然后高价转让,这不仅是我们研发团队的功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也功不可没。”毕玉遂告诉记者,多亏了知识产权部门的挖掘和运营,才让他们团队的心血没有“藏在实验室无人识”。

  据毕玉遂介绍,由于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我国聚氨酯产业的发展长期被国外公司“牵着鼻子走”,每年承受着极高的专利使用费。从2003年起,他们的研发团队开始着手研发新型发泡剂。2011年,经历数千次失败,他们成功研发了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但是,无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学发泡剂的创新成果如何转化却成了毕玉遂的一块心病:“在提交专利申请的时候,需要说出具体的制备方法、基本原理等详细的技术路线和过程,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来帮助申请专利,只要露出‘无氯氟’‘化学法’等关键几个字,一些有技术积累和专利布局的国际大公司,靠公开的信息就能从中获得启示,不出几年就会破解其中的关键技术,创造出新的替代技术。所以我一直不敢提交这方面的专利申请。”

  但是,如果不申请专利保护,他们的研发成果就很难走向市场。直到2016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毕玉遂团队的情况,刚好国家知识产权部门在挖掘和培育高价值专利,于是他们便迅速协调组织了专业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主动上门为毕玉遂研发团队开展服务,围绕该技术已经提交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4件和PCT国际专利申请1件,成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专利保护体系,为高价值专利运营奠定了基础。

  最终,经过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评价,此项创新成果的专利许可费用确定为5亿元,并在谈判中被许可企业所接受。因为该发泡剂可广泛应用于聚氨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发泡,可应用于床垫、沙发、汽车座椅、冰箱、空调、集装箱、供热管道等,既清洁环保又可降低能源消耗,经济价值巨大。

  “毕玉遂研发团队的成功案例,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近一年多来挖掘和培育高价值专利的一个缩影,说明高校的科研成果有‘富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雷筱云表示,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随着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大部分高校规定将不低于70%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划归成果完成人或科研团队所有,作为奖励和再研究基金,专利人实施专利转化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高校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和挖掘工作正当其时。

  除了上述的例子,国内高校有一大批代表性的高价值专利成功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比如2017年5月,同济大学将该校王占山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的6件发明专利,以3800万元的价格转让。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