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小一生怕同学,患“上学恐惧症”

发稿时间:2017-08-08 08:42:26 来源: 新闻晨报 中国青年网

  孙老师接手过一个咨询案例,那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家长和老师都以为孩子非常懂事乖巧。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间不愿意再上学,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家长和老师非常担心。经过观察,小孩患了“上学恐惧症”,根本原因是,她从来没和家长说过自己在学校里的不适应情况,也没有说起和同学之间的相处问题。

  因为和同学相处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上学情绪的孩子并不少。小红也是前来向孙老师咨询的另外一位“上学恐惧症”的孩子。她抹着眼泪说,其他几个小朋友不理她了。孙老师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其中一名女生让别的女生疏远她,不和她玩。由于被孤立,小红非常难过,对上学产生了畏难情绪。

  进小学后开始有朋辈意识

  小一生为何频现人际关系问题?这与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欣赏他人有关。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环境和同学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在幼儿园的时候,没听说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不开心。但是进了一年级,确实经常听到孩子回来说和哪个同学闹别扭了,心情很不好,饭都吃不香。”家长王女士深有感触,她之前一直觉得“人际交往”只是大人的事,没想到孩子上了一年级,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周倩颖分析说,幼儿园与小学有区别,而且这时孩子的心理年龄、发展特性也有了变化。“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通常会被教授一些简单的技能,以玩为主。孩子心智还比较稚嫩,并没有互相竞争、产生矛盾的意识。进入小学后,有了朋辈意识,同时开始学习学业上的技能,同学之间也变得喜欢竞争,人际交往的问题便出现。”

  还有一些家长习惯在亲戚朋友面前评价孩子:“我家孩子太内向”,“我家孩子太胆小”……孙怡青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随意贴上“标签”,否则是给孩子一个性格预设,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其实,很多孩子在幼小衔接上出现问题,主要不是学习造成的,更多的是对环境、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原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说,幼儿园和小学在环境设置、学时安排等方面上都存在很大差异,面对这些变化孩子原有的行事方式会受到挑战,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同时,原本熟悉的老师和同伴也被新的老师和同学取代,新的人际关系的沟通、建立也会加剧孩子焦虑和不安。

  家长要仔细观察及时沟通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心理专家介绍,“准小一生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适应,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郭宗莉建议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上,家长可以每周教孩子几个童年游戏,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小手工,这样孩子因为“会玩”,在入学后就会有吸引力,更快地纳入同伴群体。“还可以创造一些机会和情境,让孩子体验如何与人相处,遇到别人争执,可以问问孩子,谁的解决办法比较好?”

  “家长要陪伴、相信、鼓励孩子”,郭宗莉建议,上学后回家,家长不要只是让孩子做作业,最好抽出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开导与疏通,及时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情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