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中职学生就业前景好为啥招生难?社会轻视冷热不均

发稿时间:2017-07-18 08:39:00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省钱省时,个性培养

  学生凭兴趣选择专业,“校企合作”解决学校办学资金难题

  “文化课实在听不进去。”在普通高中“熬”了不到一年,浦同瑞决定转校。

  如今的浦同瑞,是曲靖应用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学生,不仅不必缴纳择校费、学费,每年还能拿到2000元的生活补贴,这对家境并不宽裕的浦同瑞来说,经济上很“合算”。

  同样是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指导老师费昌哲,毕业后选择了留校,21岁就当起了班主任。“中职学校相比大学能提前3到4年就业,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费昌哲说。

  在曲靖应用技术学校,学生入学后有一次自主调整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文化课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学生个人素质差,他们往往在动手实践方面更有潜力可挖,职业教育就是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成技能特长。”张兴华说。

  但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成本远高于普通高中。“培养一位中职学生的投入,至少可以培养3个普高学生。”张兴华介绍,动辄上百万的实训设备和数十万的年耗材,对职业教育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如今不少职业学校在探索“校企合作”。曲靖应用技术学校校长吕庆芬介绍说:“对企业来说,将技能人才培养招募过程前置,可以使培养更为精准;对学校来说,则解决了培养投入过大的难题,学生就业也多了一层保障。”

  曲靖农业学校2010级毕业生王佳的很多经验便是积累于职校阶段的学习,“就比如对火腿的加工,虽然机器生产效率高,但我还是坚持用手工切割。”王佳解释说,“手工切割时遇到硬的火腿我们会挑出来,但机械切割没法识别,生产出的火腿有不少会是肉末。”如今,她又把这些技能知识传授给了来公司实习的师弟师妹。

  除此以外,随着近年来“机器代人”生产线的发展,技工需求总量必然减少——职业教育会不会受到冲击?“冲击肯定有,但这何尝不是机遇?机器人需要由专业技能人才操作、维护,未来机器人维护专业人才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我们在机电专业培养过程中专门招收一部分机器人方向学生。”吕庆芬说。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