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留守儿童认知危机:祖辈缺教育意识 学龄前认知迟缓

发稿时间:2017-07-13 08:50:00 来源: 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网

  认知差源于缺少父母陪伴

  何群在工作中遇到不少认知能力发展迟缓的留守儿童,“有个别孩子说话迟、走路晚,但村里人都不觉得有什么,更不觉得和认知能力有关。”

  关于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认知影响因素,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有三个:基因、营养和养育。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5年一项关于“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外出的确会对儿童营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然而随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家庭收入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正在减小,相比而言,父母的照料和养育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

  何群也告诉记者,单就自己所在的村子来看,留守儿童“吃饱穿暖”已经不是问题,“但不少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都认为,能让他吃饱穿暖就是对他好了,并没有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等刺激认知能力提升的行为和意识。”

  何群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很多抚养留守儿童的祖辈都有不好的生活习惯。很多老人抽烟、喝酒都不回避儿童,“甚至还给孩子抽口烟,喝口酒”。相反,对于何群平时培养孩子沟通交流和认知能力的工作,他们充满了不理解,“很多人都说,我不教他们识字、算数,干嘛要将孩子送到我这里?”

  但何群发现,通常30多岁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早教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往往通情达理,重视孩子接受学前教育,而这些孩子就基本不存在说话迟、走路晚、反应慢的情况。”

  种种情况表明,亲人,尤其是父母的养育情况已经成为影响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

  从国家民政部去年底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结果来看,全国902万农村留守儿童中,有805万人不是由父母监护,而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占比高达89.3%。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隔代照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由于隔代人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培养儿童认知能力的意识,留守儿童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导致他们的认知能力远远落后于正常水平。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