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在确定家访路线 本报记者 盛伟/摄
地图由来:
同事导航导到公墓
彭老师告诉记者,这份手绘家访地图是学校的科学老师蓝松林做的。
37岁的蓝松林有些瘦小,但看起来很有精神。他是塔石初中政教处主任,也是初二年级的科学老师,在这里教书已经有15年个年头了。
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么一份地图?
他说,源自前不久,他在学校教师交流群里看到的一个让他笑不出来的笑话:一个刚到学校不久的老师前往学生家里家访,却因为不熟悉路况,用手机导航程序,被导到了公墓。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到达目的地。
塔石镇多山,这些年村合并速度也快,确实有很多路在导航上无法显示。而这些年,学校引进了十多名外地老师,他们对塔石不熟悉。
“如果导航导不到地址,会给外地老师们的家访增添很多不便。这些年,我走遍了生源地的所有自然村,那我画一幅家访地图为他们导航好了。”想到这里,蓝松林有些兴奋起来,在百度地图上打出地图轮廓,然后凭借自己的记忆,将各个自然村一点点地画了出来。
为了了解村名的变化情况,蓝松林逐一电话打到各个村委会核实。
蓝老师的手绘家访地图
人手一份:
家访地图被大家点赞
6月27日,蓝松林手绘的这幅家访地图完工。在开教师例会时,蓝松林将地图展示给老师们看,立刻得到外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于是,学校将这幅手绘地图复印了50多份,每个教师人手一份。6月29日,家访正式开始启动,地图成了老师们必带的“宝典”。
这些天,作为手绘家访地图的作者,蓝松林像一本活的百度词典,接受着老师们的咨询。
“龙游塔石有很多方言——比如童家村。现在,当地人叫老虎洞、也有叫窑头的,是一个自然村里的不同位置。你如果光问童家村在哪,当地人可能回答不出来。所以,我得给他们几个备选答案。能想到这个点子,我很开心;能帮到师生们更顺利地完成家访,我更开心。”蓝松林说。
学校校长高剑明说:“我们学校的生源,较多来自偏远地区,部分自然村交通不便。蓝老师的手绘地图真的是解了燃眉之急。”
这份地图不仅在学校里人气爆棚,也得到了学校外人士的点赞。衢州市教育局长徐朝金也为手绘地图点赞,他说,这是一件很值得称道的事,体现了人文关怀。更多人则为包括蓝老师在内的老师们点赞——一份手绘地图可以看出,这是一群认真的老师,在用心地做着事。记者 盛伟 通讯员 苏建宏 叶志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