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家庭亲子阅读活动上,发布了一份涵盖近14万上海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儿童每人年均阅读书目15.32本,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作日下午4点半到晚上9点半。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5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3%的受访者认为如今小学生阅读书籍种类单一,86.4%的受访者直言小学生“作业式阅读”的现象普遍,75.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专门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爱好。
受访者中,62.7%的人是小学生家长。其中,居住在一线城市的占36.0%,二线城市的占38.4%,三四线城市的占19.2%,小城镇、县城的占4.6%,农村的占1.8%。
58.3%受访者认为如今小学生阅读书籍种类单一
河北省唐山市市民王钥(化名)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非常喜欢看书,“遇到儿童书摊都‘挪不开步’,家里小人书都成堆放了”。王钥说,熊大熊二、皮皮鲁和鲁西西都是女儿喜欢的童话人物,一些幼儿画报也是女儿的“最爱”,“她认识的字多了,文化课也开始学习了,以后会给她买些得过奖的励志类儿童文学书籍”。
调查中,86.4%的受访者直言小学生“作业式阅读”的现象普遍。
“现在学校重视孩子们的阅读量,经常布置任务,限定某一时间段读完一本书,孩子即便不喜欢,硬着头皮也得读。”北京市民张一佳认为,不管是不是“作业式阅读”,只要孩子读了,也明白讲的是什么,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任务式阅读反而让他们更认真”。
调查中,60.7%的受访者认为“作业式阅读”会起到应有的效果,39.3%的受访者不这么看。
王钥认为,学校安排的读物一定是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开拓思维的,但“作业式阅读”的效果还要看孩子们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如果他们心里很别扭,效果就未必好”。
上海小学生阅读行为报告提到,在阅读热门度前2000名的书中,仅儿童文学、小说、绘本三类书籍就占据了近四分之三(74.3%),而科普、传统经典、戏剧等类型的书籍占比少。
本次调查中,58.3%的受访者指出,如今小学生阅读书籍种类单一,24.8%的受访者觉得不单一,16.9%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张一佳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只钟爱机器人、恐龙等漫画类书籍,“去年儿童节我花了200元钱给他买了《儿童百科全书》,结果到现在也没怎么读过,不感兴趣”。
调查显示,83.0%的受访者认为小学生有必要多阅读科普类书籍,增加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但也有12.8%的受访者认为没必要,“过早接触看不懂”。
75.0%受访者认为应该专门培养阅读的兴趣爱好
“阅读不应该只是孩子的爱好,全民都要培养。”张一佳说,“六一”国际儿童节,很多电商都在搞购书活动,她买了几百块钱的书,包括孩子的和自己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张一佳认为,如果父母喜欢读书,家中营造了一种读书的氛围,孩子自然更容易融入到氛围中去,通过亲子间的互动培养读书的兴趣,还可以就某一点互相讨论。
王钥认为,学校老师可以多与家长沟通,甚至提供书单,推荐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方便家长购买,“学校与家庭之间可以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更科学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事物、开发智力”。
民调显示,75.0%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应该专门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爱好。
具体来看,34.1%的受访者希望校方推荐优秀小学生读物,引导兴趣;28.8%的受访者建议出版方编写适龄读物,融入丰富知识;24.5%的受访者建议家长与孩子互动,加强亲子阅读;10.6%的受访者希望在课堂上互动,教师带动学生兴趣。(杜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