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节又到了。大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小孩子你懂什么”。可是,他们也曾无奈地裹挟进一些刻骨铭心的大事件。因为大人们犯的错,孩子偏偏有了本不属于自己年纪的沉重记忆,未免让人有些唏嘘。以下这些电影讲的是儿童的故事,却是拍给大人们看的。
《铁皮鼓》 (德国 1979)
这部带着魔幻色彩的电影根据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3岁生日那年,妈妈送给奥斯卡一个铁皮鼓。他很喜欢,整天挂在脖子上敲,虽然大人们觉得这个熊孩子很烦,但是鼓点和他高分贝的尖叫仿佛成了他挑战成人世界的檄文。当他感觉受到母亲的欺骗之后,决定不再长大。于是,奥斯卡永远带着孩子的身体经历着那个动荡的年代。
纳粹洗脑式的种族主义政治宣传让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可是,在奥斯卡看来,这一切凶神恶煞的仪式不过是一场滑稽的演出。他敲着自己的铁皮鼓在纳粹集会上各种捣蛋。不过,回家之后他还是得面对自己的父亲——狂热的纳粹支持者。整部片子很多地方荒诞到让人忍俊不禁,有很多隐喻,也穿插着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
但泽自由市(今天的波兰城市格但斯克)是奥斯卡的家乡,也是作家格拉斯成长的地方。这座当年拥有大量德国居民的城市在两次大战期间由国际联盟和波兰共同管理,但是在种种政治欺骗之下,纳粹在此赢得了选举。但泽的归属问题成为希特勒进攻波兰、发动世界大战的借口之一。
《五月八月》 (中国 2002)
五月和八月是一对感情要好的姐妹,父母疼爱,一家人生活在南京。可是,战争来了。母亲很是担心,让姐妹俩练习快跑。
家里断粮了,父亲只能出门拿衣服换粮食,却再没有活着回来,全家只能靠母亲独撑。可是祸不单行,妹妹八月高烧不退,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日军的封锁线寻找药品,却不幸被抓,五月亲眼看着母亲被日军拖走……
从此,五月开始带着妹妹逃难。她们被教会难民营收留了一阵子,又跟着舅舅来到镇江,并在这里遇到了同样从南京城里逃出来的孩子方毅。日军终于又打进了镇江,舅舅也因此遇难。3个战争孤儿坚强地继续生活下去。
相比较其他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五月八月》既没有过多残忍的杀戮镜头,也没有对于战事的细致描写,但此片格外戳心。为了孩子的美好生活,这大概是人类珍惜和平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