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刘震云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和众多国际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20多个语种出版。刘震云今年很忙,这次发布会的前一天刚刚从欧洲归来,完成了近20天的“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脚步远至瑞典、荷兰、捷克、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德国7个国家。
4月5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阅读推广形象大使新闻发布会上,首任大使、著名作家刘震云现场履职,号召大家一起读好书。刘震云说:“不管是不是大使,读书每个人都喜欢,只是方式不同。比如生活这本书,有人喜欢围观与己无关的琐事杂事,那他也一定会喜欢书里那些是非曲折,这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并不仅使人长见识,还会使人长乐趣,而长乐趣的阅读远比功利的阅读重要得多。”
在欧洲“巡游”时,刘震云与不同国家的读者交流,但比他更早到达这些国家的,是他的书。“国外读者很早就在谈论你书中的人,让你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
刘震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书被译成各国文字后,书名也根据不同的文化有所改变。比如,同样一本《我不是潘金莲》,英语版名为《我没有杀死我丈夫》,法语版是《我不是一个荡妇》,瑞典语版是《审判》,德语版和荷兰语版是《中国式离婚》,阿拉伯语版最有意思——《我不是一个护士》——当地曾有一名统治者上台后,取缔红灯区,大量妓女改行成为护士。
国外媒体对刘震云作品的评价是:用最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最深刻的哲理,用最简约的方式来描写最复杂的事物,用最质朴的语言来搭建最奇妙的艺术结构。
在荷兰,一位读者告诉刘震云,读完《我不是潘金莲》,最大的触动是,李雪莲因为这么一个事儿,没有人听她的话,她只能跟牛说话,“你写李雪莲,你就是第二头牛”。
有人总结,刘震云写了那么多书,其实讲的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问题,这种沟通能超越国家与文化的界限。《我不是潘金莲》在法国出版后,有人对他说:“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能因为一句话思考20年,甚至用20年时间来纠正一句话,她对生活有如此痛切的感受,就冲这一点,我特别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