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有苦恼,双语教学有奇效
目前,很多高校都将专业英语学习放在研究生阶段,本科生少有涉猎。怎样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打下坚实的英语学习基础?怎样帮助学生搞定复杂繁多的专业词汇?没有单独的课程设置,没有现成的双语教材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成为赵蕾的心结。
赵蕾决定自己动手编写双语教材——《食品发酵工艺学》。“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甚至连合作编写的同行都很难找到,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开始编写这本教材的。”赵蕾说。
她放弃对个人职称晋升至关重要的课题申报,放弃节假日,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出版了双语教材,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在教材中,赵蕾除了对所有专业词汇进行了英文标注外,还在每个章节的前后和中间都精心安排了纯英文的知识扩展板块,帮助学生们丰富专业词汇。
在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书包里,最被大家珍惜的教材就是这本《食品发酵工艺学》。随便打开一名学生的课本,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标注。更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是满本书标注。“以前我们有很多课本到学期结束时都是崭新的,有的同学嫌麻烦,上课连带都不带。但赵老师编写的这本双语教材,我们却都当宝贝一样,上面所有的勾勾画画都是我们的心血。这本书已经有了属于我们的印记。”学生赵文栋说。
师生之情细细吟,赠人玫瑰有余香
蚕丝永续春未老,桃李满园寸草香。赵蕾将自己的“文艺情怀”和对学生们的爱浸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有一年“五四”青年节,赵蕾在田家炳教学楼的阶梯教室上课,课间休息时,她给学生们弹奏了一曲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作为节日礼物献给学生。优美的琴声、真诚的祝福,让很多学生感动得久久不能自已。
赵蕾的敬业与执着,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他们回报老师的,就是良好的课堂秩序。学生刘雪告诉记者:“我们班的出勤率几乎是100%,上课时没有人玩手机、睡觉、交头接耳。”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李琪在发给赵蕾的邮件中写道:“感谢您这个学期对我们的付出,每次课都用心准备,我们很感动。但看到您那么累,我们也很心疼。您多注意身体,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奋斗、好好学习。”
得知赵蕾关节不太好,学生刘欣铭叮嘱道:“我这里有个小偏方哦,是我妈妈用过的,效果还不错,就是用丝瓜瓤泡白酒擦拭关节,祝您早日康复!”
如今,很多赵蕾教过的学生已经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但对老师的恩情却始终铭记于心。从教13年来,赵蕾一直保持阳光平和的心态。“我要尽自己所能为学生们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因为在我心里,始终难以割舍对学生的那份爱!”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