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90后”海归如何给自己打分? 工作还凭实力说话

发稿时间:2017-03-27 08:27: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青年网

“90后”海归如何给自己打分? 工作还凭实力说话

在留学时,薄梦(右三)在图书馆和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作业。

  目前,中国已迎来最大规模的海归潮,大批出国留学的学子纷纷回国就业。“90后”海归已占据相当大的比例。那么,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海归身份和留学经历?他们又是怎样面对回国后的生活和工作呢?

  认知一:

  留学经历不带来优越感

  工作中还要凭实力说话

  在大批留学生纷纷回国就业的情况下,海归身份已褪去昔日神圣的光环,他们要和国内高校毕业生一样进入人才市场求职,在职场中奋力拼搏。在采访中,大多数学子表示,海归身份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优越感,在工作中还是注重个人能力。

  今年26岁的黄陶钧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2015年回国后,她在上海一家医药公司从事医药研发工作。对于海归潮,黄陶钧有着深刻感受,“我在上海切身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就业。大部分海归都涌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问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海归身份,黄陶钧认为,“海归”只是一个标签,其实跟“研究生”、“985”等标签没什么不同。“‘海归’无非就是表示有留学背景。我们知道,国内院校的水平有高中低之分,其实国外的学校也一样。有人说‘国外回来的就是用钱买文凭’,也有人说‘国外回来的就一定高人一等’,这些结论的极端性显而易见。作为海归,还是客观地看待自己比较好。”

  去年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小程(化名)有着相似的看法。她认为海归身份不会给自己带来优越感,在工作中还要凭实力说话。“国内也是人才济济。工作中多看多问多学习才是王道。”小程说。

  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薄梦认为,海归身份不能代表个人的成功与否,也不能证明是否有出色的能力,只是表明曾有一段留学经历而已。“以前我觉得‘海归’是个光鲜又颇具实力的身份,但是近些年的留学热导致太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目的出国留学。海归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参差不齐。‘海归’身份早已风光不再,司空见惯。尤其是进入工作单位之后,所有的身份都会淡化。重要的还是能力与经验。同事希望你是个高效的工作伙伴;工作单位也只关注你的个人能力能带来多少效益。这些都只能用工作成果来证明。一纸学历在这时候是很苍白的。”薄梦说。

  认知二:

  留学经历拓宽了视野

  提升了自身适应能力

  接到吴逸豪的采访回复是在夜里1点钟。繁忙的工作使得他只能在临睡前接受采访,言语间还因回复得晚而带着些许歉意。这名24岁的海归去年毕业后回国,在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虽然经常熬夜加班,要把大部分的个人时间投进去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但是吴逸豪表示能够接受现在的状态,同时他会挤出固定时间,安排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以此来缓解压力。

  谈及留学经历,吴逸豪表示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在留学期间,我去欧洲的10个国家进行游历和学习。这拓宽了我的视野,重新塑造了我对世界的认知和看法。回国之后再看待任何问题,都会试图用一种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和感受。另外,留学经历增强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除此之外,在留学期间形成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他在工作中处理事情也很有帮助。

  小程也表示,自己现在的适应能力很强。这个重庆姑娘高中毕业后就出国留学,去年毕业回国后直奔北京,进入一家传媒公司从事采编工作。“我的专业是法律,但是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对传媒很感兴趣。虽然是非本专业就业,但是还是在回国一周内就找到了工作,而且很快融入了新环境。”

  留学时光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每个学子都有不同的收获,但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一个共同点——曾经独在异乡的生活提升了海归的适应能力。

  认知三:

  留学经历助力找到工作

  但也需要适时调整目标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不少学子在真正进入职场后,才认识到留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与工作时的所需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工作中调整目标,同时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以适应工作需要。

  黄陶钧回国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实验室进行医药研发,但是她在工作过程中意识到,学生时期定下的目标其实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她重新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投递简历,最终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大概工作了半年时间,因为健康问题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职业发展。跳槽的时候,有了之前的经历,就业目标更加具体,对专业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黄陶钧说。

  薄梦在求职过程中也发现,现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于是便适时做出了调整。“我对游戏行业很感兴趣,所以回国后就开始撒网式地投简历、网申,前后投了很多家游戏公司,最终选中一家上市游戏公司实习。但是,工作后我发现,游戏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虽然收益可观,但是要承受的风险与压力非常大,与自己之前预想的很不一样。在家人的建议下,我逐渐转变想法,趋向于找一个更加稳定的工作。最后经过多方权衡,我选择到一家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部门工作,负责国际合作项目的联络、组织和管理。”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制图 韩昊洋)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