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各高校陆续开学:大学生买买买 开学购皆因攀比心?

发稿时间:2017-02-21 13:37:00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近日,国内各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同时也迎来了学生“消费季”,手机、单反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被不少学生列到了购物单上。开学买买买,一方面可能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学生节俭、理性消费观的培养。为何每年的开学季都会掀起消费热潮?大学生开学都买什么?如何培养理性消费观?请看记者调查。

   开学季等于消费季?

   家家有本“购物经”,多数学生开学季消费会高于平时

   “你们开学,我们放价”“学生购机送好礼”“大一晒装备,开学早武装”……又到一年开学季,各大高校附近的超市、商场门口也摆出了各种促销展板,家长和学生也开始列清单、跑商场,忙着购置入学“行囊”。

   近日,记者在北京大学附近的一家超市看到,几位家长正带着孩子购置生活用品。

   “我们带的行李不多,这学期的生活用品主要打算在这边买。”来自湖南的老张夫妇近日陪儿子到学校报到,顺便游一游北京。老张给记者看了他们的购物清单,牙刷牙膏、衣架台灯、笔记本签字笔……

   “买买买”的火热景象似乎已经成为开学季的标配,而相较于春季开学,秋季开学因为是大一新生入学的日子,各大商场的生意更火爆。

   “去年9月我们家孩子刚入学的时候,除了生活用品,还买了电脑、手机和微单相机。”老张回忆说,“那会儿就想着,多花点钱没关系,毕竟孩子第一次出远门。与其等我们回去后,他在学校这个少了,那个坏了,不如给他准备妥当。”老张坦言,花销远高于平时,总花费将近两万元。

   除了高校校园附近的超市,每年开学季,各大电子产品商店也会迎来消费旺季。在北京一家“苹果”专卖店,记者采访到了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何同学。

   “一直想要‘苹果’手机和电脑,今天终于到手了!”何同学高兴地对记者说,“对家里来说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就开学买这么一次嘛,买了也会好好珍惜的。”

   相比之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钮世伟的购物清单就要简单许多。“我带了个29寸的拉杆箱和两个拎包,行李不少,大多数是从家里带的。”钮世伟告诉记者,学校不提倡大一新生配备电脑,自己的手机也没有换新的,开学季的花费并不多:“花销最大的就是这个拉杆箱,总消费也在预算中。买什么,不买什么,家里会开个小会商讨一下,然后一起去买。”

   安徽师范大学新生家长胡女士表示,开学初的消费,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即可。“我们平时会给孩子生活费,缺什么东西,他可以自己买。”

   调查中记者发现,多数学生的开学季消费会高于平时,但仍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孩子一般不会提出严重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消费要求,毕竟是大学生了,也能体谅父母赚钱不易了。”胡女士说。

   开学购皆因攀比心?

   实际需要、父母关爱、商家促销等原因催热“开学经济”,攀比心理并不占主流

   是买全买多,或是买贵买好,还是够用就行……当“买买买”成为开学季的一道风景线时,“开学经济”背后的动因让人不得不思考。

   “当时孩子上大学,给她准备行李,我们也是尽量多买,生怕漏了什么。”刘先生的女儿今年已经大三了,可两年前夫妻俩陪孩子报到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说这是过度消费,我认为言重了。孩子第一次去外地读书,父母能放心吗?不能在身边陪伴,总希望在物质上别委屈了她。买多买贵,都是父母爱的体现,我觉得无可厚非。”

   独生子女积聚父母之爱于一身,这种爱在孩子异地求学时,就体现得格外明显。即使是多子女家庭,父母也会对每个孩子关爱有加,希望孩子在大学生活中少些困难。刘先生说,“女儿在外,我总希望她过得好一些。”

   也有一些家庭会以电子产品作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奖励。“如果没能进入理想的学校,父母大概不会同意我买‘苹果’产品,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毕竟价格不菲。”何同学说。

   不少家长表示,购买名牌电子产品可能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但为奖励孩子的辛苦付出,还是会买下来。“如果价格过于昂贵,家长也不会答应买吧。”何同学认为,大多数家长的物质奖励还是在能力范围内的。

   相比之下,单纯的攀比心理带来的过度消费,在记者调查时十分少见。刘先生的女儿表示,物质攀比在大学里确实存在,却不是主流风气。“比如电脑,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使用体验,而不是和别人比哪个牌子更响亮。”刘先生的女儿还告诉记者,身边同学一般不会为追求面子而强求经济条件不允许的高档产品,更何况过于贵重的物品还容易被盗。

   此外,开学季商家促销也成为“买买买”现象的一大动因。“商家一般会趁着开学季减价,我们又正好有使用需求,就趁着促销的时间赶紧采购。”何同学说。

   买买买能否有计划?

   合理规划经济开支有利于开启独立新生活,购物消费也应成为大学必修课

   细数起来,大学开学季,尤其是大一新生入学时,需要“买买买”的东西还真不少,开支也不小。高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电脑和手机,到了大学这两样都是必需品;行李箱装不下那么多生活用品,到了学校肯定还得再添置;异地求学的家庭还要考虑交通费、家长的住宿费……

   但另一方面,北大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洪峰也提醒,父母和孩子可以就开学季采购制订基本的计划和预算,做好资金分配,关注产品的实际功能与自身需求的匹配程度,避免冲动消费。此外,家长在帮孩子购买生活用品时,不必追求一次性买齐。“很多时候,看似‘一步到位’了,实际上会造成无效和浪费,还可能导致‘二次购买’。”张洪峰建议,可以先购置生活必需品,其余由孩子根据实际需要再慢慢补充。

   “最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要大包大揽,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张洪峰告诉记者,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生活适应教育,帮助孩子熟悉大学生活、提高独立生活能力非常重要。

   相关专家也表示,在一些发达国家,父母通常不会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初便给他们买太多贵重的东西,而是只购买一些学习生活的必需品以及书籍等具有奖励性质的东西。事实上,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将大学视为正式独立的标志,这其中也应包括经济独立,“换个角度想想,既然开学季存在购置各类用品的客观需求,家长何不以此为契机,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将其作为大学入学的必修课?”专家说。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