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跑道”、校园欺凌、不良网贷、裸贷等,成为2016年学校安全新闻舆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对应的学校安全事件,反映出当前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部分学校安全管理者未重视贯穿上游、中游、下游的“全流程”风险防控,只在“下游”重复处理事故,未在“上游”和“中游”做好预防、预警、评估、整改等工作;学校内部的整体意识滞后、学校与外部职能部门的联动不足、学生的风险承受力被忽视,导致学校安全风险防治与危机处置面临困难。
维护校园安全,关键是要依法治校,包括明确界定学校在安全工作方面的职责。同时,要将校园安全纳入公共安全范畴进行管理
2016年,一些校园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与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舆论监督行为研究会联合发布一份专门报告,题为《学校安全:2016年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
在校园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减少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法制日报》记者结合以上报告分析的内容,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安全风险防治面临困难
在《学校安全:2016年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中,2016年涉及学校安全的新闻舆论关键词被概括为:“毒跑道”、校园欺凌、不良网贷、裸贷等。
在2016年,上述关键词都曾引发较大社会关注。以“毒跑道”为例,去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公开征求意见。
《学校安全:2016年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认为,2016年,在新闻舆论的作用下,学校安全面临“聚焦效应”“渗透效应”“连锁反应”三重严峻的社会风险,对学校安全风险防治造成困难。
聚焦效应要求主动关注学校安全相关的新闻舆论,评估社会舆情,预警高危风险。
所谓渗透效应,指的是2016年社会问题打破学校物理围墙的“边界”,社会风险通过多条路径向校园内渗透,因此出现学校安全风险新动态与新生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暴力和色情文化等多种社会风险向校园渗透。2016年,校园“不良网贷”是经济与金融风险向学校渗透的突出表现。贷款属于社会行为,不良贷款涉及借贷的金融风险与法律风险,当贷款借助互联网平台渗透到校园后,由于一些学生缺乏金融与法律知识,网络不良贷款平台不断冒出,由此产生校园“不良网贷”的风险。
互联网成为社会风险向校园渗透的主要渠道与形式。2016年,校园网络贷款致负面影响、校园网络游戏致负面影响、学生参与网络直播存隐患等风险与互联网直接有关,并有多起校园欺凌事件通过微信、QQ等渠道传播视频或图片至互联网而被曝光。
社会风险向学校的渗透、学校风险向社会的渗透,两者双向交互。“中关村二小”事件发酵后,新闻舆论与社会心态将矛盾和指责转移或扩大至“名校特权”“全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等社会问题,引发风险新动态;“准女大学生因学费被电信诈骗而离世”事件引发社会热议,随后“学生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深层次问题被广泛提出与讨论。
《学校安全:2016年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提出,在学校安全的“渗透效应”下,媒体的泛化模糊了校园与社会的边界,扩大了学校安全风险范畴,增加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的难度。这要求更新安全理念,主动评估与预警危害学校或学生安全的社会风险;同时积极开展风险联动,通过联动属地委办局和社会多主体,整改社会不良风气,消除社会风险隐患,全方位多领域保护学生的安全。
“连锁反应”是指风险升级与次生风险不断出现,造成危机的扩散与叠加。
再以“不良网贷”为例。2016年,校园“不良网贷”是学校安全的高危风险,“不良贷款”造成多方面的“连锁反应”:一是因为“不良网贷”,部分学生欠下大量债款,进而出现学生自杀逃避、父母卖房还贷等事件,对学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二是由“不良网贷”到“裸条借贷”,风险不断升级,事件不断恶化,造成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
《学校安全:2016年新闻舆论分析与2017年风险防治建议》提出,学校安全的“连锁反应”,致使多重危机的扩散与叠加,给学校安全的应急处置带来挑战。这要求在平时做好全面风险评估与高危风险整改,降低风险产生连锁的可能性;同时,及时、准确地预警危机,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全面、妥善地处置危机和善后事宜,提高学校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