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大家对古诗文教育的思考,来自上海的选手武亦姝、侯尤雯、姜闻页也“才”惊四座。但也有网友称,古诗词大会,就是看谁背得多。
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多方采访,试图还原上海三位古诗文选手成长之路。事实上,她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从小的背诵和积累,融会贯通以及内心世界的塑造,才是她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根本。武亦姝:喜欢的事情可以做得好
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学生武亦姝在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折桂,其凭借丰富的诗词储备和从容的答题状态“圈粉”无数。
武亦姝曾说,自己并不喜欢在人前说话,但一说到诗词,便充满热情。
“你能很直接感觉到,她对古诗文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复旦附中语文教师司保峰说。
司保峰长期在学校开设选修课《古诗文鉴赏》,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武亦姝是40位选课同学之一,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固定位置。每周课后,武亦姝也会主动与其交流,“像问我后面阮籍讲不讲,嵇康讲不讲。”
司保峰说,《古诗文鉴赏》的期末作业是一篇论文,武亦姝从多个角度谈到了自己眼中的“李煜”及其诗作,文章“颇有新颖及深刻见解”。可见武亦姝在古诗文学习中,不仅仅是记诵,而是有着很多自己的思考。谈到最喜欢的古诗词, 武亦姝说有很多,比如《梦天》、《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红豆》、《行行重行行》等;喜欢的诗人或是词人也很多,陆游是一个,因为他活得非常有风骨,笔下有很多用词清浅但感人的句子,让人眼前一亮。
在被问到为什么报名参加诗词大会的时候,武亦姝则坦言,以前也会跟着电视节目答题,觉得喜欢的事情可以做得好。
侯尤雯:初中开窍自己找诗文背
侯尤雯是今年中国古诗词大会冲出百人团年龄最小的选手。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娉娉袅袅十三余” ,正值豆蔻年华的侯尤雯,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冲出百人团年龄最小的选手,也是上海参赛10名选手中最小且唯一的初中生。
侯尤雯说,自己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文静。她的爷爷侯庆志介绍,侯尤雯的爸爸是意甲球迷,她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爸爸就取好名字:如果是男孩,就叫尤文,是女孩,就取名尤雯。
小时候,侯尤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1岁,奶奶开始教侯尤雯认字,晚上睡觉前,一定是爷爷陪着讲故事。2岁,在爷爷奶奶的带动下,侯尤雯慢慢开始背《唐诗三百首》,直到小学五年级。
“小时候很多背过的诗文,真的会忘记的。但是很奇怪,到了五年级,特别是上初中之后,整个人就好像突然开窍了,一下子就能理解。记住很多诗句了。”
侯尤雯和语文老师陶丽萍(左),语文教研组长綦荆。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侯尤雯说,五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读《长恨歌》,就觉得很美,而且故事很完整。但是诗文实在太长,读过也就算了。升入文来中学后,身边热爱诗词的同学陡然增加了 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很想把这首诗背下来。”
事实上,在上海中小学教学大纲上,《长恨歌》是高中生的必背诗篇。“我当时就每天背一段每天背一段,整整背了一个星期。”侯尤雯说,现在每次读到这篇诗文,还是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说起诗文背诵,侯尤雯也有自己的方法:先理解,再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作者会怎么写,然接着再背。“当然这个主要是于短一些的诗篇的背诵,特别是自己想一遍怎么写之后,分析出差异再背,就很有意思。”
姜闻页:做数学题累了就背背诗词
同样在《中国诗词大会》崭露头角的还有来自上海中学的高二女生姜闻页。这位诗情横溢的“小才女”,也是一位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理科学霸。
“她刚懂事那会儿,我先给她听故事磁带,每次听完后她都能很快复述出来;后来就念一些浅显易懂的古诗词给她,她也很快就能背出来。”姜闻页的妈妈石女士说,女儿对古诗词是真的喜爱,有时候数学题做累了,就会去背背诗。
姜闻页表示,真正爱上古诗词,是六年级的时候。“在课内学习古诗词,学着学着突然觉得更能理解诗词背后的含义、体会到朗朗上口的韵味、意境,从此就爱上了古诗词。”
姜闻页表示,背诵古诗词并不困难,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方法,“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背出来了。中国诗词有很多押韵、对仗的句子,这些表现方法让诗歌变得更加有条理,也就方便背诵了。”
在姜闻页看来,读古诗词是一种享受,因此,即便是在学霸如云的华育中学和上海中学读书时,她也没有放弃这样的爱好。因为成绩一直优异,同学们都称她为“姜神”。
她说,在所有的诗人词人中,最喜欢的是曹植、王维、苏轼,而最喜欢的作品莫过于唐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除了读古诗词背诵阅读,姜闻页还喜欢自己写诗词。她说,自己从初中起就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情感创作一些诗词歌赋。最近,她参加的上海市中学生诗歌创作大赛中,她自己创作的《鹧鸪天》也一举斩获了这项比赛的上海市二等奖。
姜闻页在《鹧鸪天》中如是写道:“眉是斜柳倚阑干,西风一夜弄春残。多少玉华着秋水,若个月儿比心寒。游丝飞,梦魂缠,几携旧绪向关山。奈何天涯相望远,拂窗绕户落恹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