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刘杰在山东省青州市益都师范附小为学生讲解持笔要点。 王继林摄/光明图片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小学的学生在上书法课。耿玉和摄/光明图片
【论教·中国特色高校之道】
编者按
春节,总与“家”相伴相随。欢聚时的畅快,离别时的忧伤,沉潜成每一个龙的传人的乡愁。然而,在当代中国,乡愁不仅仅是人对于家乡和曾经生活场景的持久的、深刻的、美好的、眷恋的心理活动,还有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而极大地受到冲击的人们对于农耕文化生活的记忆,这使得乡愁具有文化记忆的功能。本文提出的乡愁教育就是从人的乡愁情结出发,以抗拒遗忘、记住乡愁、传承文化为使命的文化传统教育,是一种以“反刍”生活、不违初心为特征的回归教育。作者在讨论乡愁教育的内涵、特征、途径、方法的基础上,对大学乡愁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路径所作的初步分析,对开展好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乡愁教育是特殊的传统文化教育
乡愁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在当代中国较早受到追捧的,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表达了被政治分隔多年的台湾游子对于祖国大陆故土风情的深深眷恋。这样的深情眷恋,恰恰是乡愁的核心要素。
乡愁一般发生在18岁成人之后,集中表现在对于青少年18周岁以前生活情景的深刻而又美好的记忆和缅怀。但本文讨论的乡愁,是指当今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国人对于急剧消失的传统时代记忆载体的怀念和眷恋。这样的乡愁既符合十八岁个体生活经验的回顾,亦是民族整体对于传统消失的积极性心理焦虑。乡愁具有抗拒遗忘,珍惜传统,不违初心的文化价值。
乡愁本质上是精神活动,是曾经的物化生活的当下“反刍”。著名哲学家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生活、精神智慧的反刍,就是像老牛一样把吃过的草慢慢的转化为牛体的营养。乡愁亦是如此,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往往因乡愁形成历史的民间记忆。在相对封闭、质朴的民族,乡愁往往是口耳相传的神话、歌谣、图腾等。而对于当代中国,乡愁的特征,有相对固定的表现,亦有与时俱进的发展。
在当代,乡愁往往表现为个人对于往昔生活的诗意幻化。乡愁有精神过滤或者美化的特点。比如,少年时代奶奶用农家肥种出的甜瓜,具体的味道是不是好过今天多元化的香瓜?这个并不重要,那种纯洁的记忆,才是最重要的乡愁。偷吃生产队豌豆角的记忆、光着身子泥塘里捉鱼的快乐、旁听高年级历史老师用纯正的普通话讲玄武门之变的忘情、跟漂亮的团支书路遇打招呼的脸红……在足够长的岁月长河中,酿成美好的乡愁记忆。至于参拜陈景润先生故居的震撼、师生公祭陆象山墓的崇敬等,更是乡愁的升华,教育的自觉,具有一种美丽的感动。
在当代,乡愁折射出亿万游子现实困境的心理慰藉。在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的时代,亿万被冠以农民工身份的农家子弟背井离乡,各地谋生,是乡愁在民间催生的社会共境。当代农民工为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创造出巨大的财富,而这个群体遭遇了诸多社会歧视和不公。无疑地,曾经的家乡记忆、尚存的家园气息给他们提供了工作的动力、生活的勇气和心理的慰藉。同样的,80后一代打拼的知识人,面对压力山大的现实困境,亦有乡愁的浩叹。
可以说,乡愁本质上是文化自觉、文化反思行为。人皆可以乡愁,然而乡愁不能够仅仅限于奶奶的豆瓣酱、爷爷的木匠箱、塘边的皂角树、故乡的油菜花。乡愁的质量决定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和高度。
乡愁的传统文化特征,成为乡愁教育开展的前提。乡愁教育是特殊的民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说明的是,乡愁教育不等于“乡愁”加“教育”,不等于乡土教育,也不单纯等于传统文化教育。乡愁教育,旨在恢复民间文化记忆,昭示文化共同体不违初心,不忘初心,温情家国,敬重传统,共创未来的教育。乡愁教育是既新且旧的教育。它是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化传统时代的教育新产品,又是文化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共建未来的教育旧使命。
乡愁教育的层面及实施
文化心理层面,乡愁教育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民族的共同记忆的叙事、传衍、记忆、弘扬,对于克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历史虚无主义具有直接的针对性,长善救失功能明显。教育内容层面,乡愁教育通过文化遗产教育、国情教育、民俗教育、乡土教育等方式进行,形成相应的教材、课程、案例、题材、领域,发掘和凝聚乡愁教育研究方向。在职业教育、培训层面,乡愁教育对于民间工匠精神、民间科技技艺、民间生活经验等总结与传承,在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大有可为。
乡愁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民族文化传统的整体记忆和个人文化传承,抗拒集体无意识遗忘,为中华民族保留文化基因。因此,乡愁教育应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乡愁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科体系,构建乡愁教育价值体系、知识体系、技术体系。
凡是乡愁所在,即是乡愁教育的内容。首先,乡愁的物质化载体,是乡愁教育的依据。乡愁主要是指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所以,乡愁所指包括家乡的山林、溪流、田野、菜园、特产、村落、集市、庙宇、祠堂、牌坊、学校、书院、古井、古桥、墓地等,又包括家乡菜肴、小喫、民俗、节令、方言、传说等等。家乡亲邻、乡贤、名流、匠人、奇人、奇异风景,等等,都是乡愁教育的活教材。家乡精英、名流的传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才是历史教育的宝贵教材。
乡愁教育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路径。读经,即阅读以儒学为主根的中国文化经典,包括传统儒学教育的蒙学教材,是最低成本且富有活力的乡愁教育。写字,是中国文化传统教育的基础训练。写好汉字,是中国文化人的基本功,客观上有利于传统文化文脉的延续。作画,不仅是文人画,尤其是民间绚丽多彩的绘画技法、工艺、流派、风格的学习、传授、广大、创新,是乡愁教育的非常接地气的领域。与之相关的还有剪纸、面具工艺,以至民间戏曲彩绘、服饰的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将乡愁教育带入多元化境地。中华传统武术是健体、自卫和养身的重要领域,也是乡愁教育的当然组成。
乡愁教育更是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天地正气价值观的倡导与弘扬,对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探索外部世界和内在精神的彰显与复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仍然是乡愁教育保持生命力的旧途径和新法门。读万卷书,当然要读今人对于传统的许多研究成果,更要以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治学精神多读中国幅员辽阔进而丰富灿烂的地方志,家族宗族谱牒,碑刻,墓铭,庙宇祠堂修缮记录,匾额,郡望门第堂号,坊记,方言,俚语,民谚,等等。乡愁教育意义上的行万里路,更强调结合学业、研究走访古村、古街、古城、古巷、古桥、古庙、古井、祠堂、摩崖石刻、名山大川,在乡间疾走,到河边捡石子,拜访乡贤、隐士,品尝风味小喫,等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乡愁教育,本质上是落实中国文化的知行合一为己之学的学统——为学之道的传统。
乡愁教育呼唤人们珍惜传统节日假期,与家人、长者、贤者相聚、交流;清明节祭祖;重阳节敬老;善待家中老人;常怀感恩之心。
在大学教育中植入乡愁教育,是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相对新颖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管理与创新问题。
大学生处于乡愁教育的黄金时期,是“十八岁”特殊时期的衔接点。此前,乡土教育、家庭教育、生活经历,形成乡愁。此后,乡愁渐渐成为生活、成人、励志、归属的文化反刍。大学乡愁教育,对于莘莘学子形成抗拒遗忘、记住乡愁的文化无意识,恰逢其时。大学乡愁教育意义重大,数以千万计的学子的传统文化价值认同,足以影响甚至改变未来中国发展的道路。
大学乡愁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丰富的大课题。总的说来,既要根据现有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归并乡愁教育课程,又要珍视中国文化的固有传统,超越机械部件零件组装式的课程安排,寻求乡愁教育课程的整体性、鲜活性、田野性、实践性构建。
大学乡愁教育应该十分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田野作为传统——知行合一,为己之学;抢救记忆,激活文化。大学乡愁教育的学科归属,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操作难题——乡愁教育从文化价值层面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属性,课程体系是复杂学科、交叉学科体系,课程的开发与管理,需要用大教育的思维和管理模式进行。从德育层面看,乡愁教育对于大学德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闻晋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王怀民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