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生“疯狂”的社交活动背后是什么
对于哈佛商学院的学生而言,如果凌晨四点半还没睡觉,那很可能是喝酒喝到了半夜。不过千万不要误会,可能只是参加了一场商学院的社交活动,跟相逢恨晚的知己同学促膝长谈到凌晨,而且在美国的社交活动中小酌一杯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也是一种社交礼仪,没什么人会贪杯喝到酩酊大醉。
我那一届哈佛商学院有个非常有名的“寿司联盟”。这个组织是由两位同学创立的,一位叫Mike Ghaffary,另一位叫Nadeem Meghji。这两位后来的成就都非常不错,在那个时候,他们是我们那一届年纪最小的两位学生。
两人都同时报读了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双学位,会在哈佛学习四年,可以说,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学霸中的学霸。除了读书情况类似,他们俩都是寿司的狂热爱好者,所以当时由他们牵头,拉了我们一群喜欢吃寿司的同学组成了“寿司联盟”。每周总有那么两天,这个联盟的人会聚在一起去各种地方寻找好吃的寿司。
有一次,我们和往常一样在一家寿司店聚会,有几位同学起哄说搞一场“吃芥末比赛”,让两位创始人比赛吃芥末,看谁吃得多!比赛规则是一口气吃完一大碗芥末,中途不能喝水,不能吃别的东西,吃完芥末一小时内不能吐,谁赢了奖金就归谁。大家欢呼着纷纷往桌上放钱,不一会就累积了五六百美元。
Mike和Nadeem在我们的怂恿和起哄下,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这个听上去有点吓人的比赛。很快,两人面前分别摆上了一碗芥末,当我们高喊“一,二,三,开始!”之后,两人就拼命地吃起来。
当时我清楚地记得,第一口吃进去的时候,他俩的眼睛都红了,鼻子也红了,慢慢地嘴唇也开始在颤抖。刚开始两人还能一大口一大口地吃进嘴里,没过两分钟就慢了下来。这两个大男生看上去表情非常痛苦,有一种很想哭的感觉,但又不好意思哭出来。最终Nadeem更胜一筹,最先吃完了一碗芥末,而且最后也没吐,惨烈地赢得了比赛。
比赛结果出来后,大家大声地欢呼着,气氛非常热烈。那一天,我们聚会到半夜,而所谓的赢家Nadeem却一整晚都躲在洗手间,实在没有办法愉快地参与后半场的聚会,可想而知他有多么的痛苦。这是我记忆里最深的一个“凌晨四点半”。
如今,两位“芥末PK”的同学已经在事业上做得非常成功了,Mike Ghaffary后来成为YELP全球市场开发副总裁,Nadeem Meghji现在是黑石房地产高级董事总经理,也是黑石全球不动产投资委员会委员。每当我在媒体上看到他们的新闻报道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两个为了赢得吃芥末比赛而满脸通红、眼睛里面泛着泪水的大男孩。
当然,能忍耐吃芥末跟他们后来的成就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哈佛商学院的社交生活也绝不仅限于吃吃喝喝,这两位小兄弟玩的时候很放松,学习的时候很投入,经常为了一个商业案例的不同理解而争吵,也可以在争吵完之后通力协作一个项目。
相比于其他商学院,哈佛商学院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关于“General Manager”的理念,也就是“全方位的管理人” ,学校认为,只有一个全方位的管理人,才能在当今国际化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真正带领企业开拓创新和不断成长。在此基础上,哈佛挑选学生也被相对严格地控制在30-40岁之间,有至少三年大型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同时最好具有海外工作经验。
在哈佛商学院的社交活动上,大家会玩得很开心,甚至出现像“芥末PK”那样的疯狂比赛,但聚在一起最重要的目的是分享彼此的行业经验和不同经历,甚至获取一些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行业的演变历程或最新的管理理念,从而让自己得到很好的补充和启发。另外,大家经常聚在一起也会探讨如何将不同行业进行融合,可以衍生出哪些创新点和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