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专题活动 >> 2019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 >> 案例推荐区 >> 正文

基于“青鲁班”网络平台的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发稿时间:2019-11-19 20:1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积极依托“青鲁班”网络育人平台,探索实践“网络平台+思政课专题教学”育人模式,收到良好效果。本文以“同城大课堂”专题教学为例,介绍经验做法。

  一、实施时间

  2018年5月,学院申报的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的网络文化思政育人平台建设—“青鲁班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文化工作室重点项目。今年4月,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作出开展“同城大课堂”活动部署,济南地区主题是《“五三惨案”与青年学生时代责任》。结合我院思政课改革创新,组建团队开始推进“青鲁班—‘五三惨案’专题教学”优课内容建设。坚持以“学生主体+教师引领”为导向的工作思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思政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依托易班网络平台,整合思政教育中的各个要素,将优质的教育内容和教学设计网络化、信息化,力争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实施过程

  在准备阶段,在“山东城建学院易班”网络平台开设了“五三惨案”专题教学网宣平台,建设了调查问卷、学习任务书、史料解答等功能。根据问卷进行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

  在授课环节,将现场教学视频,观摩课视频、情景剧表演、“五三”国耻歌等学习资料分享到网络资源库,供学生交流学习。

  专题教学后,将线下课程影像资料上传“易班”形成线上网络思政课程。学生可通过“易班”随时进行专题学习,教师可通过后台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和完成情况。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易班”发布话题,反馈学习感受,交流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开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模式。

  三、具体措施

  (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教师课前“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对学生“五三惨案”知识背景和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进行网上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基本情况,对学生中存在的“‘五三惨案’与我无关”“蔡公时是国民党不是民族英雄”等观点提前预判,课上针锋相对进行批判,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课前,师生前往“五三惨案纪念馆”“五三碑”“五三亭”“五三堂”“五三钟”等场所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利用学院图书馆馆藏“五三惨案”亲身经历者国民革命军金汉鼎军长及赵定昌团长的两份手稿原件、亲历者亲属访谈等资料,开展校内实践教学。通过易班网络平台,上传实践教学资料,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的课程资源对发生在90年前的“五三惨案”有切身体会,解决实践教学受众无法全覆盖问题。

  (三)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课程设计中,在强化学生爱国情感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角度深入分析国民党不积极抵抗和弱国外交的根本原因,阐释国民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与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民族利益进行鲜明对比,增强学生爱国爱党情感。

  (四)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课堂教学,在使学生了解“五三惨案”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基础知识上,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学生明白“弱国无外交“”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道理,激发学生扬爱国情,强爱国志,立报国行。

  (五)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以生为本,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用问题导向,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通过易班网络平台制定详细的课前学习任务书,让学生先期利用馆藏、网络教学资源,以小组形式搜集资料、自行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库平台,上传资料,互相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谈认识、谈反思、谈警醒、谈责任。

  (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教师讲授基础上,遵循学生掌握接受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启发性教学,通过城建易班优课观看心理协会学生表演的《蔡公时遇害》情景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知”起点,讲清事件,讲好故事,明确历史;通过易班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征文比赛,谈感受,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合唱《五三国耻歌》,立“意”明志,有爱国自觉,立爱国志向;“课程思政”讲授专业知识,践“行”为本,明确责任,以行动践履历史使命。

  (七)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聚焦课程主题,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大思政”教育理念,挖掘专业课程、音乐、心理、网络等育人功能,利用济南市纪念建筑和史料资源,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教师们进行集体备课,分知识模块构建网络资源库。精心制定既符合工委要求又彰显学院特色且融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案。

  (八)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大课程,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达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专业课程育人方面,结合学院馆藏资源和校外资源,建筑设计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到“五三惨案”纪念性建筑进行现场教学,为学生讲解五三纪念建筑特色、标志内涵以及济南古建筑的风格等专业知识,让专业知识体现课程思政价值。基础课程育人方面,学院音乐教师从旧损碑刻开始,找到《五三国耻歌》的历史资料,进行简谱的改编创作,让歌曲不再沉睡在历史中。飞翔合唱团倾心表演的《五三国耻歌》通过易班优课平台,把历史带进学生心里,让音乐浸染学生的感触。

  四、主要成效及创新点

  (一)主要成效

  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主要领导和思政课专职委专家出席,驻济40余所高校领导参加“五三惨案”专题教学现场观摩,大家普遍认为,课程是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精心打造的一堂思政金课,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起到了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教育部、教育厅官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卫视等30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创新点

  1.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易班”平台的投入使用改善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学习、课后不复习的问题,实现了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的相辅相成,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形式、新途径、新思想。

  2.实现了网络宣传+网络教学双向互动。通过青鲁班网络文化工作室形成“网络宣传空间+在线教学平台”模式,宣传空间中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可直接用于教学过程,学生作品等教学成果作为宣传教育资源直接在平台上展示。思政网络宣传和网络教学双管齐下、融合贯通,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实现了长效机制和关键节点的齐抓共管。我院“易班”网络平台形成了完整稳定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由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全年常抓学生思政教育,营造了清朗网络空间。

  五、深化拓展

  “易班—‘五三惨案’专题教学”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对学院网络思政教育进行改革探索,创新了一些做法。

  (一)创建网络思政的“在线十分钟”。其中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及时学习宣传作为规定动作,对于重要时政新闻和热点关注经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后上传到资源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二)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网络专题教学。挖掘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题材开展系列专题教学,不断进行网络资源的丰富,打造具有城建特色的网络专题教学系列。

  (三)拓展校园网络文化思政育人新空间。精心打造集资源、教学、学习、实践、新媒体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思政育人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智慧党建、青鲁班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形成覆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媒网”。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