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下活“三步棋” 启迪科学梦

发稿时间:2024-08-05 10:23: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长征火箭飞上太空,凝结了无数科学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其中也有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学生的参与——学生们设计的小卫星随火箭进入太空开展科研;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伸缩球门、便于夜间使用的照明螺丝刀,宁波万里国际学校连续3年每年都有学生获得4项国家专利……在宁波,各校都有这样的“科学故事”。

  近年来,宁波在科学教育上推行大中小贯通一体化、校家社协作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为青少年学子创造了点燃科学热情的有利条件。

  大中小“一体化”,共铸科学教育新生态

  “宁波素有‘院士之乡’的美称,到去年底共拥有122名甬籍院士……”说到这,宁波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张光明如数家珍。

  宁波有令人自豪的科学文化底蕴,如何让投身科学事业的传统得以在新一代学子中传承发扬?

  在航天模拟舱中做一回“宇航员”,在微缩的轨道上“驾驶”磁悬浮列车,用专业设备亲手制造一场“人造龙卷风”……在宁波市鄞州中学,这些都是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触手可及的实验场景。

  像鄞州中学这样的校园实验室,在宁波并非个例。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已建成400余个科学探究性实验室和一批科学教育基地。这些丰富的资源和设施通过科技夏令营活动、科技素养讲堂等得到充分共享。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宁波市教育系统不仅把“硬件”做强,启动“科技校园”工程,强化特色学校布局,还力争把“软件”做好,形成了深度融合的大中小一体化培养机制。

  宁波市将大中小学的科学资源充分整合,保障惠及不同学段的学生,“科技新苗”项目就是创新举措之一。

  在宁波市惠贞书院采访时,记者恰好碰到了在该校实习、高中也曾在这里学习的浙江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史雯迪。

  回想起高中参加“科技新苗”计划项目的经历,史雯迪记忆犹新:“在进行‘宁波市中心城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我和大学教授一起谈论问题,与充满学术热情的科研人员在一个实验室工作。”

  “从高二的那个夏天我就确立了未来的志向。”史雯迪说,她曾经只是觉得自己生物学得还不错,但亲身参与科研的经历激发了她对科学的热爱,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更感染了她,使她立志成为一名真正的“科技新苗”。

  一上大学,凭借着中学时代积累的科研经验,史雯迪便积极参与到大学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在科研中展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今年9月,史雯迪将升入研究生阶段,继续追寻自己的科研梦。

  像史雯迪一样,不少从“科技新苗”项目走出来的宁波学子在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基础学科或前沿领域深造、大展身手。

  “科研经历让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更加自信,更快适应在大学的学习和科研,也更有热情和能力主动参加大学教师的课题组。”多次担任“科技新苗”项目指导教师的宁波市惠贞书院生物学教研组教师张志祥,对于项目开展有着很深的感触。

  在7期科技新苗培养计划中,浙江大学等17所院校85名专家成为导师,培养学生917人、指导课题197个、基本上人人发表论文……“一体化”育人机制落在了实处,发挥了实效。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先后推出“科技新苗”“科技素养大讲堂”等育人项目,成立“未来科学家培养共同体”联盟,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教育活动,在这些项目中,中学生们不是旁观者或是参观者,更不是只有“答题解题”的参与形式,而是亲身加入课题组,真正成为科研活动的一员,从而真正形成大中小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校家社“一体化”,打造科学探索新天地

  “形式主义”“大材小用”……2023年底,由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为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的科学校长,学校一度受到一些质疑。

  实际上,对于聘请院士校长一事,青藤书院校长余勇早已经深思熟虑。面对记者,他展示了一份详细的需求清单:中小学生喜欢做哪些和科技相关的事,目前学校在科学教学中缺少什么……而陈剑平也非常重视这个新身份,不仅让他所带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和20位宁波大学教授共同进入青藤书院从事科普工作,还专门组织座谈会,商讨如何用好这些专家资源。

  在陈剑平的推动下,青藤书院已成立4个科技创新项目组,涵盖智能机器人、海上风电等领域。“学校把科学家请进校园,让学生意识到榜样就在身边,这无形中会给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余勇说。

  在宁波,像陈剑平一样,一批院士成为中小学科技校长、副校长;与此同时,宁波还打响“院士开讲啦”品牌,施一公、王建宇、郑纬民等院士对学生言传身教,并通过线上方式充实学校课后服务,目前参与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宁波推进科学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建立“大社会”协同机制,引进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顶尖人才作为学生科学教师、兼职导师,推动每所学校就近建立科学实践基地。

  在宁波,还有一家浙江省最大的单体科技馆——宁波科学探索中心。该中心在“社校合作”的基础上编制院士系列故事原创科普剧,累计演绎300多场;研发科普实验秀等系列特色讲解课程,寓教于乐服务青少年达到20万人次;累计研发课程超过2700课时,为10余所学校提供课后服务……

  “我们致力于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合作项目,让孩子们的假期充满‘科技感’。”宁波科学探索中心运营管理中心主任徐磊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需要家长为孩子提供参与科学探究的机会。为此,宁波鼓励倡导“将实验室建到家庭中”。

  今年寒假,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市科协共同推出了“宁波市中小学生智创小小科学‘家’活动”,“家庭实验室我来创建”“揭开科学奥秘我来演”等六大项目,超100万人次参与。家庭实验室的创建,让科学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科学素养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线上线下“一体化”,引领科学教育新风潮

  提取大豆基因、培养嫁接植物、测试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在宁波市惠贞书院的生物学实验室,记者看到一盒盒培养皿上写着操作实验的学生班级和姓名,很多大学实验室里的实验内容,中学生就可以亲身体验。

  近年来,宁波注重数字赋能,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一批3D生物实验室、数字化地理实验室等高端创新实验室,开展前沿探究,师生借力数字化实验获得快速成长。如今,这些科学实验室既成为教师教学的生动空间,也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知识沃土。

  如何让线下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限于几所学校或者某些地区,让更多学校“触手可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此,宁波不断加强“云资源”育人建设,建成“甬上云校”,还对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目前上线超2000门科学类课程。

  记者了解到,依托宁波“甬上云校”,按照“1位科学名师+10位学科带头人+100位骨干教师”的模式,宁波已经建立10个宁波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计划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100名,带动1000名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线上资源的建设推广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字,而且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生动实践。围绕科学课程数字化开发,宁波涌现出了许多热爱科学教育、实践先进理念、为孩子点燃科学梦的教师。

  宁海县深甽镇初级中学科学教师姜春杰是全国自制教具能手,他通过自学和研究,将BASIC语言的编写、编译和运行集成到一个价格不到100元的单板计算机中,为薄弱地区的学生普及计算机教育;

  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桥校区科学教师孔小利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魔法师“孔布利多”,他带领学校科学团队开设了“科学真探社”,在假期进行“科普下乡”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一堂堂科普公益课;

  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化学教研员宋玥在高中化学实验工作中探索出“1+10+100+N”的教师网络研修培养方式,与凉山州教师共同开发高中化学配套网络微课程,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飞”往凉山州;

  ……

  目前,宁波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在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场所场景构建、社会力量整合等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向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协同组和凉山州学校输出“宁波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模式,发挥宁波“院士之乡”辐射引领作用。

  如今的宁波,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育教师奋战在教学一线,大中小学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进全体学生的科技素养提升。“作为‘院士之乡’,这些年来,我们聚焦校内外资源,统筹齐抓共管,并与各地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科技人才从宁波走出。”张光明说。

责任编辑:李华锡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