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发稿时间:2023-11-17 08:3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闫勇 万金存
深秋的三涧溪村,一派丰收景象。来自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实践团的成员们正在这里走村串巷,开展调研。不久前,这支团队完成的《流动赋能:村民参与数字乡村产业主体性提升机制研究》调研报告,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特等奖和红色专项展示全国一等奖。
“学校‘行走的课堂’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我们已经把调研对象扩展到黄河流域118个行政村,准备进一步丰富调研成果,为村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建议。”实践团成员杜天乐说。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全力打造“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项目,推动“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真正实现实践育人制度化、载体化、长期化、特色化和实效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从黄土高原到茫茫渤海,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这所高校学子的脚步跨过四季、未曾停歇。他们在行万里路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有为的姿态书写 “我们都是答卷人”的崭新篇章。
起而行之,在实践“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
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如何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最大成效?
对此,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针对以往实践育人系统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常态化运行不足等短板,创新构建“1365”实践育人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三个结合、六维赋能增效、助力五育并举”。
“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项目便是重要载体。三年来,这所高校组织4万余名学子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一线调研、宣传政策法规、运用所学服务企业,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在一次次的“行走”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齐鲁工大特色的实践育人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注重结合国家战略确定实践主题、结合学生成长需求确定实践内容、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提升实践质效,从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三方面着手,坚持校内校外协同联动,不断丰富拓展实践内容,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确保实践育人取得实效。
2023年,该校将“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项目和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开展“沿着黄河遇见海,万名学子访千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以寒暑假集中调研为主,日常分散调研为辅,创新采用“揭榜挂帅”“擂台赛”等形式,组织21个学部(学院)的1万余名同学、1313支团队奔赴青海、甘肃、山东等全国18个省市的2531个村庄和社区,下设三条主线,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领题调研、定题实践。
该校艺术设计学院“黄河流域非遗‘儒窑’传承现状”调研团队便是典型之一。该团队不仅在各地市小学、社区、村庄开展黄河文化宣讲,手绘艺术墙;还辗转3256公里实地考察了29个陶瓷烧造窑口,拜访39位非遗传承人,收集陶瓷残片千余片,让被束之高阁的优秀陶瓷文化发挥其原有的价值和教育意义。
在绵长深厚的黄河文化版图中,回望、钩沉红色文化的经历同样让同学们收获颇丰。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刘集后村《共产党宣言》陈列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调研团成员沿着展陈线路,通过现场沉浸式学习,感受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在广饶县刘集后村传播、使用和保存的艰辛历程。
红色文化调研团队长、该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22级研究生时达说:“今后会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汲取真理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
“通过弘扬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增进对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的了解与认知,全面提升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引领力,进而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带队老师刘文龙说。
迈开坚实脚步,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大学生只有深入一线“沾泥土、接地气”,调研活动才能精准有效“冒热气、有生气”。“行走的课堂”出发点是查实情、长才干,落脚点是解难题、促发展。
近年来,通过“行走的课堂”活动的持续开展,该校将“大思政课”搬进乡村振兴一线,鼓励学生用专业特长赋能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将论文扎实写在乡村广阔的沃土上。
正是在走访企业过程中,菏泽校区(分院)赵志远、刘厉、常凯峰等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发现国内现有频哪酮生产技术存在工艺路线长、生产效率低、纯度不高等问题,难以达到药用要求,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危废酸,不利于生态环保。
返校后,在程伟老师的带领下,该团队对频哪酮生产技术进行了革新和升级,此后历经多次试验,最终开发出了频哪酮创新清洁生产技术。该项目现已在菏泽当地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转化。
金秋十月,穿行在黄河三角洲的广袤田野间,农业示范园里各种作物鲜翠欲滴、采收正忙,一派乡村收获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在盐碱地上种作物,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在齐鲁工大(省科学院)师生的努力下,昔日的盐碱地正在变成农民的致富田。
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依赖的是技术创新。通过“行走的课堂”,齐鲁工大学子把日常所学和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在“希望的田野上”上了一堂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我和同学们利用‘行走的课堂’提供的实践机会,对黄河三角洲经济作物种植现状进行了深度调研,发现在盐碱地上进行药用植物高值化开发是困扰当地多年的难题。”李苗苗说。
在学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围绕药用植物耐盐碱适应性转变、质量评价及其综合开发利用等开展创新研究,筛选出来金银花、丹参、枸杞等盐碱地适宜性药用植物品种,初步构建了盐碱地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
谈及下一步打算,李苗苗信心百倍:“我们的目标是围绕盐碱地中草药、功能食品核心评价标准制定等打造黄河流域最大的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基地,实现黄河流域及咸海地区大面积盐碱地的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
像李苗苗这样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将调研发现的问题作为创新创业竞赛的“重点选题”,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只是“行走的课堂”项目其中一项内容。
此外,这所高校同时聚焦“社会实践+思想引领”,打造“青衿学堂”;聚焦“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组建青年观察团,点亮“青年视角”;聚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践行“青春担当”;聚焦“社会实践+学生骨干培养”,考察、培养学生干部;聚焦“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展现“青年智慧”。
增添青春底色,做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在这样生动的课堂中,一次次“行走”,青年学子们纵览山河壮丽气象万千、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争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守护者、践行者、贡献者。
今年7月初至8月底,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河文化调研团先后走进东营市垦利区黄河文化馆和黄河口生态保护区,参观了鸟类科普园、天然柳林木栈道和远望楼,详细了解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现状,由此深刻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今后,我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实际行动讲好‘黄河生态故事’,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调研团成员赵淑婷说。
由该校经管学部研究生李威、胡金月、张悦等同学组成的“碳达峰”调研小组,则将调研课题锁定为黄河流域“双碳”目标。团队结合各市和产业实际情况,给出了山东省不同类型工业低碳化转型路径优化策略,最后提出了推进工业低碳发展、加快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协同减排等政策建议,形成的相关报告已提交山东省政府相关部门。
为了让更多学生从“行走的课堂”项目中受益,这所高校专门组建“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项目组,在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同时,在工作体系上,该校出台校院两级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文件,明确社会实践育人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等;在推进过程中,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将参与学生的表现情况记入 “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构建起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校(院)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通过打造‘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项目,深入推进万名学子走近乡村、走进社区、走入厂矿,以青年视角观察黄河流域巨大变化,精准掌握第一手数据,积极建言献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吴衍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