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山东:战疫思政大课堂让青年学子汲取成长力量

发稿时间:2022-03-25 08:3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韩洪烁 何文玲 边华东

  辅导员24小时吃住在校园,陪伴在学生身边;校园保安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守好校园第一道防线;核酸检测现场、送餐楼下举目皆是师生志愿者,尽可能为大家提供更多帮助……

  疫情当下,校园里每天发生着无数感人的抗疫故事,山东多所高校将这些鲜活素材融入思政课堂中,让青年学子从中汲取无尽的成长力量。

(图片由山东建筑大学提供)

  3月20日19时30分,山东建筑大学758名本科生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在“云”端给25715名学生讲了一堂疫情防控主题公开课。这堂特殊的公开课,让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变成了鲜活思政课堂,为理性抗疫注入“强心针”。

  “面对特殊时期、特殊情境,怎样通过上好思政课,将思政教育滴灌到学生心坎上?”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婉秋发现素材就在身边:料峭春寒中在校门口认真站岗执勤的保卫人员和教师志愿者;活跃在校园里的青年志愿者们;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的辅导员和后勤人员;服从安排、顾全大局的每一个“建大人”……

  李婉秋将身边人的抗“疫”故事与抗“疫”精神变为第一手教材,让战“疫”故事从现实走进思政课堂,通过思政课教学主渠道引领学生在战“疫”中成长。她的思政课让爱国主义精神厚植于青年学子心底,从而把这种精神的滋养转化为实践的内生动力。

  “学校为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所作的一切努力,我都看在眼里,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因为我相信我的学校、我的老师。”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焊接专业学生党员张连宇说。

  青岛科技大学组织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线上教学中持续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涵养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图片由青岛科技大学提供)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王建美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从抗疫特殊时期切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抗疫进行对比,从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信息学院老师郭韶升在“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2”实践课程中设置“新冠疫情相关人员管理系统”“小区疫情防控管理系统”等开放性题目,做到专业实践与疫情防控相结合。

  同时,这所高校坚持“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结合。全体校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学院院长、党组织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全部在校内住宿,24小时值班值守。为了不占用公共资源,他们自带简易的折叠床,甚至是孩子的爬行垫,在办公室过夜,席地而卧、和衣而眠。疫情期间,该校校长陈克正走访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为学院学子带来了“一次特别的主题班会”。

  为保障学生们用餐便捷安全,该校集中为全体学子配发了近3.4万套防疫爱心餐盒。该校还为教职工申请“家庭宽带上行提速服务”,为学生申请“手机流量扩充服务”,加班加点为近280个教室安装线上软件……由此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在山东科技大学,借助一场特别的“云升旗”仪式,全校1.5万余名青年学生聚集在“云”空间,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肃立教室、宿舍或家中,面对屏幕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同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图片由山东科技大学提供)

  3月21日7时,该校大学生国旗护卫队五名队员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簇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向升旗台走来。现场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和喝彩声,但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们依然精神抖擞,昂首挺胸,以熟练标准的动作,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这令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刘宇感动不已:“五星红旗缓缓升到顶端,这时,我想到了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感谢你们保护我们,感谢伟大平凡的人用生命留下印记。升旗仪式结束了,但我们的行动不会结束,让我们不忘初心,共同战疫。”

  “学生们在线上没有耽误学业,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应该落下。”山东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尹立明表示,本次“云升旗”仪式是一堂难得的德育教育课,既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同学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坚定了做好线上学习的决心。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