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吴征镒——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

发稿时间:2021-04-02 10:21:00 来源: 人民日报

  做学问,一定得沉下去,做“大”事,不要看眼前的小利。——吴征镒

  1933年,吴征镒准备报考清华大学植物学时,父亲紧锁眉头问他:“学这个有什么用?”当时,很少人关注植物学,他回答不了父亲,单纯地觉得:我爱花草、做标本,想学好它。

  植物志既是记载植物“户口簿”,也是研究植物的信息库。长久以来,我国没有自己的植物志,想了解在我国生长的植物,不得不翻阅国外的资料。

  抗战时期,清华大学迁往云南。在昆明,吴征镒在茅草房里,用破木箱和洋油桶搭建了一间标本室。从1939年起,历时10年,他系统整理出3万多张植物卡片。1959年,我国启动《中国植物志》编纂,这些小卡片成为基础材料。

  2004年,前后4代科学家接力,126册、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版的皇皇巨著《中国植物志》全套出版。至此,我国摸清了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中国植物学界终于站起来了!” 当时,年近90岁,平日寡言少语的吴征镒豪迈地说。

  从编委到第四任主编,吴征镒完成了《中国植物志》2/3的编纂任务。他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00多个,是我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植物学家。“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这是吴征镒治学的座右铭。“做学问,一定得沉下去,做‘大’事,不要看眼前的小利。”吴征镒说,搞清楚我国高等植物到底有多少,看上去很简单,但需要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才可能做好。

  吴征镒是中国植物的“活词典”。1983年,他到英国考察。在大英博物馆,有一些过去从中国采集,但至今未能鉴定的标本。他用放大镜观察后,流利地说出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以及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录过的文献等等,现场英国专家赞叹不已。

  了解植物资源家底,有助于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吴征镒还向国家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推动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8年1月,凭借对植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92岁的吴征镒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父亲曾经问我,学植物有什么用?当时我答不出来,现在我可以回答了。”

  2007年,他应著名文史学家任继愈先生之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主编,即便眼疾严重,仍坚持每天工作3个小时,搭好了大典的基本框架。2012年春节前夕,他因身体不适入院,在病床上对来访学生说:“很遗憾,工作只开了个头,我恐怕做不完了……”2013年6月20日,中国植物的“活词典”、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征镒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

责任编辑:胡梦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