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博士任教中小学,不是“下嫁”!

发稿时间:2021-03-05 11:12:00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如果说招聘优秀人才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场角力的话,就在去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就经历了这样一场角力。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被争夺者拥有国外名校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得意门生、青年科学家等一连串的标签,而参与竞争的,一方是上海一所著名大学,另一方是一所中学。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博士最后选择的是中学。

  类似的新闻不仅发生在上海。8年前,清华大学一名博士毕业生放弃到美国做博士后的机会,签约北京一所中学任数学教师。此类事件一出,就会引发“大材小用”的讨论,不少人为他们的选择惋惜。但在倪闽景看来,博士任教中小学,不是人才浪费,更不是“下嫁”,“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证明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增强”。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也有同样的感觉。周洪宇去年到深圳调研,一位当地普通初中的校长告诉他,现在教师招聘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聘的人中有一大批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而就在4年前,这位校长去华中师范大学招聘,尽管特别希望招到那里的毕业生,但还是做好了不一定招得到的准备。

  在周洪宇看来,教师职业能吸引那么多人才,还在于这几年国家对教师待遇问题特别重视。“十三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力度很大,教师待遇明显提升,这给了人们一个很强的预期,相信教师职业前景光明。

  博士任教中小学,在倪闽景看来,不仅不会“大材小用”,而且“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课堂跳脱出知识性传授的窠臼,帮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依旧记得,40年前自己在一所山区中学就读时,一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高材生让当时不计入高考的生物课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课,直到高考都无一人逃课。

  储朝晖说:“教育的复杂性与前沿性正好与学段高低成反比,而最尖端的领域在早期教育。换句话说,能当好小学教师的人经过学习,就有可能当好中学教师;但能当好大学教师的人,却未必能当好小学或幼儿园教师。”

  在博士任教城市中小学的同时,另一个现实是乡村教师的流失。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些中小学,尤其是发展先行地的学校招聘硕士博士,将加剧各地教育的不均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教师招聘和教育发展。

  储朝晖认为,总体上看,教师目前的待遇等条件难以吸引与实际需求数量相当的优秀人才担任中小学教师,而用人和管理部门的管理与评价方式又对这一人才流动造成了其他限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高薪招聘高学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成为其他地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动力,对整体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有积极作用。

  “要让优秀人才从教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倪闽景说。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他在调研中了解到,从教师入职学历要求看,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已将教师资格证的学历水平规定为硕士及以上。而我国教师法中对幼儿园、小学、初中与高中教师的入职学历要求分别还处于幼师、中师、专科与本科层次。“2018年初中教师具有硕士学历的比例,连罗马尼亚、墨西哥等国都超过了20%,我国仅为3.5%。”倪闽景说。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6年前颁布的教师法亟待与时俱进,以适应今天的国民受教育水平和程度。

  对此,倪闽景建议,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学历要求明确为大专及以上,中小学教师入职学历要求明确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并大幅提升中学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占比。

  同时,对于招聘教师确有困难的艰苦偏远地区,可在招聘时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应聘人员在通过严格的教师招聘考试后可获得临时教师资格证书,但须在入职后规定时间内完成在职继续教育学分以获得规定的学历,从而换发正式教师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清退。

  倪闽景还建议探索建立“4+1”或“4+2”教育专业本硕贯通培养体制。即:本科4年中学生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在硕士阶段1年或2年中,进入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国家层面应逐步扩大全国教育硕士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师范专业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计划人数;给有资质培养教育硕士的单位更多政策扶持,增加教育硕士培养经费,为教育硕士发展提供保障;吸引更多高水平综合大学培养高质量教师。

  “要鼓励在职教师报考研究生,提升学历。”周洪宇建议,除了给予一定的奖金或减免学费以外,还要为专升本、在职硕士进修等给予时间和工作安排上的支持和保障。

责任编辑:胡梦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