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麦不是麦,玉麦也不产麦。玉麦是个乡,也是个村。玉麦人很少,最少时只有三个人。玉麦这个乡,海拔3600多米的险境之中,每年要经历200多个风雪天。曾经,那里的每一粒粮食都需要人工步行一个多星期、翻越五座大山,赶在雪季来临前运进来、储存好。
巴桑卓嘎,女,22岁,藏族,西藏玉麦乡人,南昌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A1522班学生。
“欢乐中国人”定妆照。本人供图
“梦想照进现实,讲好家乡故事”
2018年,对于卓嘎来说,是一个节点。这一年是她真正圆梦央视,她称之为“梦想照进现实”。1月16日,刚放寒假的卓嘎回到家,玉麦乡书记达娃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卓嘎,乡里接到北京的一个综艺节目组打来的电话,邀请你们去北京录制一档节目。”卓嘎最终答应了下来,她想去北京看看外面的世界,给大城市的人们,讲讲玉麦的故事。
1月20日,卓嘎一家从拉萨坐飞机飞往北京。第二天深夜,在节目组的接待下到达入驻地。此后的两天时间里,卓嘎每天排练、踩点、抓动作到凌晨一两点。工作人员问她累不累,辛苦不?卓嘎坚定回答:“不辛苦,不累,没事的。”
在“欢乐中国人”第2季第3期的节目现场,卓嘎的故事讲述着在当时苦寒的1987平方公里广阔高原玉麦乡,从上世纪50年代的300多位乡民,到1983年时只剩下父亲桑杰曲巴,大女儿卓嘎和小女儿央宗的守望玉麦乡的故事。
姑娘们问阿爸,“我们为什么不走出去”,藏族汉子说,“玉麦是家,只要咱们守着,这家就一定会有人来住”,老父亲是老民兵,他用粗糙的手工缝制了四面五星红旗,每回出去巡山,就插到高高的山头,手执羊鞭甘愿为祖国放牧守边34年。
1996年,乡里来了新到任的党委书记、副乡长和两户志愿戍边的新居民,守护玉麦的由三个人变成了18人。2001年,通往玉麦的公路终于贯通,守护雪域边陲的桑杰曲巴老人用自己的信念、执着守望玉麦乡美好的明天。
当年迈的老父亲把羊鞭传给姐妹俩时,姐妹俩知道,这是责任,更是荣耀。当年冬天,老人闭上了双眼。
来到节目录制现场的秦朗顿珠是央宗的孩子,他说,姥爷临走时感到无比幸福,“因为他生前两大愿望已经实现,玉麦通了路、通了电,家已经越来越好”。
等到了第四天定妆正式录制节目结束时,大家露出笑容,节目组人员说:“效果特别好,这个故事真的特别感动。”
分享会现场。南昌工学院 供图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会分享的人”
节目录制结束,节目组人员趁着休息带着卓嘎一家在北京转转。来到期盼已久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卓嘎一家紧紧靠在一起合影纪念。
返程的飞机降落拉萨,随着一天的汽车行程,卓嘎一家回到了离开8天的玉麦乡。同在南昌工学院上学的室友德吉卓玛发来一条微信:“看到前几天你在朋友圈的分享,你上北京录制节目了,节目什么时候播出?”“节目是‘欢乐中国人’,过些天会在腾讯视频和电视台直播播放。”卓嘎怀着喜悦的心情拨通了索朗卓玛同学的电话,“过几天,CCTV-1‘欢乐中国人’节目会播出我们家在北京录制的讲述玉麦乡的故事,记得观看哦!”
“第一次上央视,第一次到首都北京,这一趟给了我很多,不只是成长。”3月8日晚,卓嘎回到南昌工学院,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青春分享会。期间,她接受了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通讯员的采访。
网络直播现场图
“无论自己处于什么阶段,都要学会感恩”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巴桑卓嘎谈到最多的就是感恩,从现在到未来,从小时候谈到参加央视节目,谈到将来,她说,这些年让她最坚定一句话,“要学会感恩。”
2018年,是改变巴桑卓嘎人生轨迹的一年。很多人会认为巴桑卓嘎是从《欢乐中国人》中脱颖而出,从而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实,并非如此。
巴桑卓嘎说,自己第一次能有这样的机会进入央视,源自“两条道”。
一是2017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妈妈的回信。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中回了信,当时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心中特别感动,妈妈对我说:“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中还记得我们的这些小事,还不忘给我们回信,真的很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给予我们这些关怀。她们上一辈人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很荣幸2017年妈妈和姑妈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同一年自己荣幸被CCTV-1“欢乐中国人”节目组邀约到首都北京录制节目,虽然是短短几天的录制,自己收获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而另外“一条道”则是自己通过报考来到南昌工学院。“当时填志愿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到南昌工学院是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自己对很多民族都是陌生的,在学校可以结交多民族朋友,学习民族文化。”卓嘎说。
在南昌工学院的校园里,巴桑卓嘎开始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并乐此不疲。她走进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管理员整理书籍;在义务捐赠活动现场,她捐献衣物慷慨解囊;走出校园,她踊跃参加公交义务执勤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该校校园里,随处可见是她青春与奉献的身影。
没过多久,身边的朋友都得知了卓嘎登上了央视。很快,这件事传到了学校经管学院老师当中,院党委书记王子华听说这个故事,特别邀请卓嘎在会议室开一场分享会。现场,学院A1522班全体学生观看了2018年“欢乐中国人”参演者巴桑卓嘎分享的玉麦乡的故事,同学们纷纷分享卓嘎平时的生活点滴。
班长马军建说,巴央(对巴桑卓嘎亲切的称呼)平时学习很认真,有一次上绩效考核的实训课,老师让我们小组做一次访谈调查,当时采访她时,问她是如何督促自己学习。她说:“心里想着父母供我上学很不容易,想让父母开心,以后要报答他们。”“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她还在图书馆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觉得她很懂事、很孝顺、积极上进。”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本人供图
室友赵爱芳回忆说,有一次去医院检查,巴央第一时间主动要陪着自己。忙活一上午又是挂号、排队、拿药,又累又饿,但是她什么怨言都没有。“她经常邀请我们到西藏做客,时常给我带西藏的礼物,我很开心在大学和她成为室友。”
巴桑卓嘎说,现在的自己每一天都需要感恩身边的人。“当我正式录制节目上台后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舞台的气息和魅力,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我们玉麦乡的关怀,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心里又紧张又自豪,紧张是生怕自己说的不好,自豪的是把自己家的故事和祖辈的事迹传播到更多的人。让身边更多的人去守护每一寸土地,守护我们共同的家”。
每份工作,每件事情,都是因为热爱,面对未知心里充满着好奇,想重新燃烧自己的激情。面对镜头,卓嘎说,就是两个字,“感恩”。
面对身边的人,巴桑卓嘎一直在思考,这一切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请感谢身边的人,感知自己。
面对未来,巴桑卓嘎做好了打算,她希望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去帮助身边的人,让他们也有大爱,毕业学成以后准备回到玉麦回报家乡,为建设好美丽玉麦乡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夏育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