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青年之声|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湖北24岁大学生打工背父治病:他养我小,我陪他到老

发稿时间:2018-01-18 10:3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十堰1月18日电(通讯员 郑建超 鲍晓宇)1月5日,湖北十堰,一场28年不遇的大雪正席卷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许多人纷纷走到户外赏雪游戏。而在这座城市的一座医院里,一名少年正背着瘦弱的父亲在雪地里踽踽前行,只见他背起父亲奔走于医院各个科室,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检查,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医生和周围的患者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却都对这个背父求医的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

孙佳森在风雪中背着父亲的一幕被同学拍下。湖北医药学院供图

  他就是湖北医药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的大五医学生孙佳森,现年24岁的孙佳森是一位“模范先锋党员”,从街头抢救“醉汉”、火场救人,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再到湖北医药学院道德讲堂成为立德典范,一路走来,孙佳森克己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该校师生的称赞。

  光环背后,孙佳森却承受着比旁人更多的艰辛。出身在黑龙江省嫩江县一个贫困家庭的孙佳森从小疾病缠身。从他记事起,父亲就因患病而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不久,母亲也由于常年劳累患上严重的肾病。再之后,10岁的孙佳森又患上了全身性银屑病,全身皮损面积超过80%,年年反复,不能痊愈。由于病情严重和用药失当,在药副作用的影响下,孙佳森患上肌肉萎缩、静脉曲张、肝肾功能受损,在疾病的折磨下,他成为同龄孩童眼中的“小病号”,甚至影响至今。

  为何学医?这个“家”真的太需要了

  2012年冬,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母亲突发脑梗塞,医生说治好这病至少得4万块钱,这4万块钱对当时以务农为生的孙家无异于天文数字,想着孙佳森明年还要上大学,在自知家中困境无路可走的境况下,母亲选择了自杀。2013年春节前一天,这位绝望的农村妇女在远离村庄的树林中服下农药,之后,母亲在经过13天的抢救苏醒过来时,孙佳森内心沉重而刺痛。

  这些事坚定了孙佳森学医的决心,他知道这个家庭不仅自己需要医学知识进行自救,父母也需要医学进行护养。

  2013年,孙佳森顺利考上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可是他却放心不下家中身患重病的双亲,“如果我丢下他们独自去湖北,说不定五年后都看不到他们了。”为此,他把父母托付给远在银川做小生意的舅舅,父亲在工地打工,母亲在一家酒店当洗碗工。

  这样,孙佳森才放心地来到湖北医药学院求学。

孙佳森在背着父亲。湖北医药学院供图

  “他养我小,我陪他到老”

  可是祸不单行,2015年,父亲因工地的一次事故,把腿摔成骨折,因付不起手术费,父亲的腿长年用钢板夹着却不敢取下来。

  2017年冬天,由于黑龙江天气寒冷,装在父亲体内的钢板出现严重不适,以至于不能行走。孙佳森一完成考研初试,就将父亲从黑龙江老家接到湖北十堰,带父亲求医看病,陪伴照顾,精心护理,一次次地从租住的房子到医院楼上楼下的背送。术后父亲卧床不起,孙佳森衣不解带在病床旁侍奉4天4夜。严冬大雪,他怕轮椅打滑摔到父亲,他便背起父亲奔走于医院各个科室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检查。医院的医生和周围的患者都对这个背父求医的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被他的孝心感动着。孙佳森说:“小时候父亲就是这样背着我的,我现在有机会了,一定要好好的照顾他,尽孝心,报答他对我的养育之恩。”

  学校和附属医院知道他的情况后,免去了他父亲8000多元的手术费,剩下的2000元全靠他平时打工赚来的交上。

  孙佳森表示:“父母身体一直都不好,但无论家中多么困难,父母仍然尽全力让我上学。父母的恩情永世难忘,这次我考研结束,有时间孝敬父亲,照顾他是我应尽的义务,他养我小,我陪他到老。”

孙佳森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湖北医药学院供图

  行走在“准医生”的路上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湖北医药学院求学的这五年,孙佳森一边勤工俭学,一边一有空就照顾残疾的父亲,从不让父母操一份心,花一分钱。依靠打工和奖学金资助,孙佳森交齐了学费和生活费。

  平时,深受贫穷与苦难折磨的他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钱。周末有空,他常抽时间去做一些兼职来补贴生活,但即使挣到钱,在食堂吃饭时,同学们常常看见他一大盘米饭上面仅仅只打上一个青菜。谈了恋爱后,女朋友心疼他,经常吃饭时把菜夹到他的碗里,他心存感激地笑笑。

  然而,对待自己很“刻薄”的孙佳森对身边的人却非常慷慨。在当班长时,他自己出路费远赴千里送患病的同学回家;当同学住院拿不出药费时,他垫付全部生活费为其交付住院押金;当得知校友患病时,他把自己刚刚捡废品卖出的四十几元钱全部捐出;遇到没有家属照顾的患者时,他帮助病人洗头、洗脚;看着病人可怜,他甚至不嫌脏,帮病人擦拭呕吐物;当知道同学亲人住院没钱时,他毫不犹豫的掏出50元钱来;当自己拿到学院发的奖学金时,他想到了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同学,他不仅帮助身边的人,当看到大凉山的孩子们因为没钱买文具的时候,他拿出自己仅有的602元为孩子们捐献了30套精美的文具……

  有人评价孙佳森是这个世界的“怪胎”。明明自己得着银屑病,时常买止痒药的钱都拿不出来,悄悄地把医用酒精涂在身上止痒,却“装着”大方地总去捐钱帮别人。然而,孙佳森却有一套自己的观念与理论。他觉得自己不仅仅只能看着自己,自己的病已经折磨自己这么多年,自己清楚它会怎样,而作为一个“准医生”,应该有一颗帮助、关怀社会的救死扶伤之心。

  在大学的五年里,孙佳森渐渐成长起来。从学生干部到实习医生,从科研创新到社会实践,孙佳森以一种不服输、不放弃、不任性的为人做事方式,践行着自己的理念。

责任编辑:王龙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