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4日电(通讯员 余果林 唐铭爽 吕俊杰)论文大赛、“佛瑞克”压裂液挑战赛、“斯伦贝谢”软件应用大赛、SPE Talk、SPE Workshop、企业文化展,多彩活动汇聚四海宾朋;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多元文化碰撞石油声音。
6月30日至7月2日,第三届石油汇: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The 3rd Petro-Gathering: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ent Petroleum Forum)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阿联酋阿布扎比石油学院等在内的18所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论坛。
第三届石油汇: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果林 摄
四海“油”客,齐聚岛城打开破冰之旅
6月30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科楼B座和E座的科研室里,国内外高校学生、企业代表及嘉宾在志愿者的引领下进行参观。“我们与很多中国研究生进行了交流,感受很深刻,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加深感情。”整齐排列的实验器材、主办方的精心准备让新南威尔士大学Jasper对接下来的比赛充满的期待。
中外交流不止在实验室里,更在开幕式的破冰晚宴上。
伴着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参赛选手走过红毯,并在签名墙上留下了他们给第三届石油汇的第一个记忆。重回母校的北京大学研究生刘钰洋非常激动:“来自国内外的未来石油人大家汇聚一堂,必将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也希望这次活动圆满完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查明在晚宴上致欢迎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SPE分会主席郭晓静、卡尔加里大学副教授Hajezi也分别就此次活动做主题发言。
晚宴中,石油汇精心准备的特色节目成为最大的亮点。由艺术团带来的劲爆舞蹈依次亮相,快节奏的舞步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氛围;管乐合奏更是把晚宴推上了高潮,帅气“黑衣人”的器乐协奏和气势磅礴的《战台风》让音律突破了语言的局限,彰显出石油汇“跨越国家的边界,共享知识的魅力”的精神所在。一曲《梨花颂》让外国选手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魅力,“中国古典音乐婉转、悠扬、欲说还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震撼,我想我爱上了它们。”
动听的音乐,香醇的红酒,欢声笑语之中充满思想的碰撞,美味佳肴之间迸发知识的火花,让选手们在两天的正式比赛中为了同一个追求而努力、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晚宴中的京剧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吕俊杰 摄
对垒“油”技 ,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博弈
破冰之后便是思想的交锋,本次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包括论文大赛(国际组及国内组)、“斯伦贝谢”软件应用大赛与“佛瑞克”压裂液挑战赛等学术赛事,分别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与综合创新能力。
论文大赛选手通过选题准备、现场比拼、答辩汇报等环节,以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最终在企业专家和高校教师严格评审下,中国区、国际组一等奖分别被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孙莹和来自成都理工大学的房明获得。“参加这次国际性赛事对个人的成长与锻炼是多方面的,我对石油地质研究领域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在国际赛事中展示我们学校的风采”,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硕士生刘航宇,在向评委用流利的英文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后,谈及他对本次论文大赛的感受。
软件大赛分为软件应用操作竞赛和答辩汇报(全英文)两个环节,地质建模组(Petrel)与数值模拟组(Eclipse)两个组别。参赛队伍根据油藏地质参数、生产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地质建模及储量计算或数值模拟及开发预测。最终,两个组别的一等奖分别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徐东齐、刘鹏飞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路淇安、巩受奖以明显的优势斩获。
相对于其他两项比赛,“佛瑞克”压裂液挑战赛是三大赛事中最能考验参赛选手的团队合作与动手能力的赛事,需要团队在给定的储层条件下进行压裂改造,设计合理的压裂液配方,并由赛事组委会进行性能测试,评价作品完整度、测试效果及创新性,共有来自国内外15支队伍参赛,最终来自帝国理工大学的团队获得一等奖。
SPE TALK旨在拓展参赛选手的理论水平,获取最新石油研究发展情况,提供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论坛邀请到美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SPE北方分会主席、前道达尔中国石油公司高级商务经理周东波,前高盛公司中国油气首席研究员闫建涛,和特聘教授刘威,围绕“美国页岩革命冲击及传统能源转型探讨”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为在校及参赛师生提供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
参赛选手正在进行“佛瑞克”压裂液挑战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果林 摄
汇聚“油”谊 ,助力国际化交流合作
学术与文化的双重碰撞,打开了石油人更广阔的天地,此次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致力于国际化学术研讨与文化交流,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打造国际化的嘉宾评委阵容,现已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化发展的新名片。
“我一直在研究所的小圈子里进行研究,这次论坛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有了一次丰富的履历。”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研究生Rada Ziganshina是第一组进行压裂液答辩的选手,她认为这样的赛事能够让她开拓国际化视野,对“油”也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组的压裂液配方很不错,有的选手虽然想法不太成熟,但是能看出有创新的意图在里面。”身穿“油气增产”四个字的FRAC公司首席专家Premnath Asokan,在2015年第一届石油汇和本次石油汇均担任评委,他认为这就是此次比赛的目的,也是全世界在低油价大背景下共同发展的目标。
中国国际学生石油论坛是汇聚全世界石油爱好者情谊的纽带。来自帝国理工大学的选手汤爽曾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级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听说母校举办国际石油论坛,毅然与来自美国的Jordan Sawado和马来西亚的Phang Zun Sheng组队参加。她说:“SPE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能回母校参加国际类赛事非常激动。”Jordan在压裂液比赛中因为文化的差异也与其他国家选手间发生了一些趣事,“刚开始我还真不适应中国朋友的热情好客,因为石油汇让我接触了各国的文化,我发现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