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个长寿的词,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从夏商流传至今,于烽火中屹立,于贫穷时铭记,历时4000多年不曾改变。然而如今,面对一轮又一轮时代与科技的冲击,它虽然仍是个阖家团圆,祭祀祈福的日子,却有了衰颓之势,渐渐演变成一种“仪式感”。
其实仪式感没什么不好,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与众不同体现了春节辞旧迎新的特殊内涵,但仅仅只有“仪式感”是撑不起中华民族这4000多年的文化的,传统节日的流传是一种向心力的凝聚,如端午纪念屈原,赛龙舟包粽子插艾叶是为了纪念屈原投身汨罗江的忠烈之魂,中秋赏月吃月饼是对团圆的一种向往渴求,清明作为民族扫墓节,通过寒食踏青来抒发对先人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正因为有情的依托,这些传统节日才有了存在的意义,才不会被时代潮流湮没,才能历久弥新,如果只有形式,节日就会被淡化,弱化,最终只余一个法定假期,而忘了它的起源与初心。就像一个人,若是失去了灵魂,便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可能走着走着,就丢了。
本人供图
在不知不觉中,春节的仪式感已经显露出来,甚至在逐渐淡化。“春运”向来是个热门话题,家在杭州,平日里拥挤的感觉尤其明显。交错纵横的马路,地铁还不够,一项项措施启动,限行,限号也挡不住车来车往,但一到春节,大批外来人员回家,马路顿时空了,我一个新手上路还觉宽敞。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回家过年的,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这里,有些许是为了赚新年的“双倍工资”,有些许是觉得家太远,来回太“麻烦”,亦或是觉得现代智能科技发达,用手机往家里视个频打个电话便足够了。其实若真的为了家人辛苦打拼赚钱也无可厚非,但一年不回,两年不回,有的甚至更长,这样一来,春节似乎被搁浅了。
现代的人,已经简化了过年的形式,或者说在时代发展的驱动下,被迫简化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观念的变动。烟花爆竹污染环境,所以“爆竹声中一岁除”成了过去式。玩鞭炮?不如玩手机;过年要走亲访友,各家的小区楼层高了,上楼便觉得累了,懒了,不想去了,有些年纪大了的人愿意走,但是腿脚不便也走不动了。亲戚朋友来吃饭,地点从家里变成了各个会所,请个厨师或是直接上酒店。家里做?地方小难收拾也难打理。桌上聊天的话题变得少了,过去久久不肯散,如今却更想早早回家。穿新衣不再是过年的专属,鸡鸭鱼肉成为可以天天上桌的“常客”。全家看春晚是前几年的习惯,而如今精挑细选的节目也敌不过一句“无聊”,抬头的那一刻恰好赶上抢红包,便完成了全部的意义。仪式感,让春节变得“空虚”。
旧时,是很注重春节的,写对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吃团圆饭......每一项的背后,其实都有内涵,不是为了这样做,而是怀着最诚挚的心,来表达内心最朴实的对新年新生活的希冀。
本人供图
前几年特别流行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看着简单,却是真理。过年回家不是一种形式,是真的“回家”,心的回家。跟家人一起,陪父母老人聊聊一年的家常,数一数她们新添的白发。看春晚,看的是氛围,是亲情,一家人坐一起,吃着瓜果,一起大笑,谈过去,聊传说,展望未来,这当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因为长大后,你开始离开家,你陪家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因为你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她们突然就离开你了,世事无常,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世间最惨烈的痛。
龙应台曾说过,“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一个家,有父母和孩子,一代一代的延续,如同传统文化的口耳传承。春节,这个节日是特殊的,它需要铭记,不只是仪式,还有其中传递的爱,是千年流传亘古不变的心意。祝福的关爱,压岁钱的疼爱,新衣热饭的宠爱,拥抱父母的暖爱,阖家团圆的相亲相爱......这些爱,是智能科技无法取代的,是冰冷的手机屏幕无法给予的,是再多的金钱名利也拼一个家的年味儿,也正是一个家的家风体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生命力。家是最小国,国家最初的发展繁荣也是为了“保家卫国”,春节是家的节日,也是国的节日,春节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何时何地,过年需要回归,回归的不仅是仪式,更是初心。传统能够生生不息,离不开每一个人。过年回家,牵一牵妈妈的手,数一数爸爸的白发,让时间过得慢些,让家里的年味儿浓些,让传统离我们更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