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双一流高校专家走进莱芜 感受绿色发展速度与就业创业机遇

发稿时间:2020-09-28 20: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济南9月28日电(记者 王龙龙)虽已近中秋,步入收获的季节,可莱芜的山还是绿的,风还是柔的。9月28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走进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莱芜医药产业园、山东重工绿色制造产业城项目指挥部、泰钢不锈钢产业园等莱芜地区的龙头企业和机构,了解新旧动能转换下的产业发展情况,感受绿色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和就业创业的新机遇。

  而此次产业观摩之行,正是2020百所高校创新人才走进莱芜暨“千校万岗·百城(莱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环。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进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

  四个“地”筑造莱芜“绿色发展”的高速路

  根据同行的一名活动的负责人介绍,莱芜可以用四个“地”来形容,是一方山水宝地、一座文化胜地、一块共赢福地、一个创业高地。

  说是山水宝地,那是因为莱芜拥有鲁中地区最好的生态禀赋,齐鲁大峡谷群沟深壑险、景色宜人,北部雪野湖山水相映、碧波万顷,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莱芜的绿色生态农业,“三辣一麻”(葱、姜、蒜、花椒)和“三黑一花”(黑猪、黑山羊、黑鸡、花耳长毛兔)享誉四海,是国家原产地注册的“中国生姜之乡”和“中国花椒之乡”。

  说是文化胜地,那是因为莱芜拥有近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伯益封地、嬴秦祖里”之称,是齐风鲁韵交汇之地,拥有南北相望的齐长城、鲁长城;孔子一生两次“做学生”,问道于老子、观礼于莱芜,造就了夹谷会盟“化干戈为玉帛”的千古佳话;是山东的“红船”和“沂蒙精神”的源头,著名的莱芜战役便发生于此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便成就了莱芜的绿色生态旅游业。

  说是共赢福地,那是因为莱芜自从区划调整后,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省会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更是为莱芜贴上了“金字招牌”,各种政策、利好叠加,机遇无限、前景广阔,莱芜也借此时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实业强区”发展战略,坚决打赢实体经济、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城镇建设、生态保护6大攻坚战,加快建设幸福和谐新莱芜,在绿色发展的高速路上,莱芜在加速奔跑。

  说是创业高地,那是因为莱芜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以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莱芜的经济开发区、雪野旅游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三大功能区,重点打造重工产业城的国内配套产业园及国际招商产业园、医药产业园、正泰电气北方产业园、泰钢不锈钢生态产业园等9大园区,承接优势产业转移的载体支撑;莱芜还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政策,让各领域人才在莱芜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各种创业环境和优惠政策的加持,让莱芜向着更高的绿色发展目标飞奔。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进莱芜医药产业园。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

  产业观摩中触摸绿色发展的就业与创业机遇

  随着汽车在葱郁的绿色长廊中奔驰,记者跟随50位专家教授和高校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这里是北方最大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生产基地,是集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技术总监魏忠鑫告诉记者,阿尔普尔拥有补气增焓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双级压缩大型螺杆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烟气回收热泵系统、气悬浮空气热泵系统等四大自主创新技术,这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随着煤改电市场的开展。阿尔普尔依托四大自主创新技术等产业技术和生产能力,便登上“绿色发展”的舞台,以电代媒,温暖千家万户,辐射全国20个省份,累计供热3000万平方米,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和绿水青山作出重大贡献。

  经汇河大道,车的两边依然是葱葱郁郁。当观摩团来到莱芜医药产业园,“绿色”再次抓住人的目光。据山东赢城控股集团总经理姜朝彬介绍,莱芜医药产业园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围绕“生态立区、实业强区”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保健品化妆品、防疫防护五大产业板块。而这些都是日益兴盛的新产业方向。为增强园区吸引力,减轻企业和科研机构投资压力,园区规划建设公共药厂;为解决医药行业化药成果转化难、化药企业落地难问题,依托莱芜化工助剂园区,规划建设化药产业园;为支持园区企业发展,出台了租金减免、人才支持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建立绿色审批通道。这一系列的措施,让来访的观摩团赞叹不已,创新、创业的氛围,在这里日渐浓厚。

  当天上午,观摩团的第三站是山东重工绿色制造产业城项目指挥部。据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常振忠介绍,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30.5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535亿元,建设周期5-8年,规划布局智能网联重卡、智能叉车、挖掘机、特种车、乘用车等整车整机项目,并招引上下游高端配套企业入驻,构建“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全产业链条。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布局和机遇下,一批新兴的产业方向,在这里生根发芽,而这也是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的乐土。

  那么,对于传统重工业的代表产业——钢铁来说,新旧动能转换下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哪?新的就业创业机会在哪?观摩团来到泰钢不锈钢产业园。据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书东介绍,泰山钢铁是一家有着50年生产经营史的民营钢铁企业,是全国最具竞争力的400系不锈钢生产基地、山东省唯一一家全流程不锈钢生产企业、山东省重要的冷轧薄板生产基地。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泰山钢铁的80万吨冷轧不锈钢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争取尽快打通工业不锈钢向民用不锈钢的关键环节,形成不锈钢产业集群。不仅如此,泰山钢铁还依托400系不锈钢产业集群的领先优势,全力打造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产业为核心,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海外基地为支撑,建立起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型现代化企业格局。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进泰钢不锈钢产业园。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

  对于莱芜新旧动能转换下的绿色产业发展布局,观摩团的高校和专家代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纷纷表示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带来了众多就业和创业机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常宏武介绍说,山东是经济大省,莱芜划区后,有很多发展的机遇和潜力,中科院也与山东有很多合作,“所以想把很多毕业生推到山东来,莱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正在快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莱芜,常宏武认为,转型后有很多企业在做研发,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层次毕业生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他也指出,现在诸多城市都在抢人才,莱芜要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寻找自己的优势,要完善好配套政策,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要留得住、用得好,后期服务很重要,留住人很关键,希望当地政府把这些解决好”。

  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建帮告诉记者,当前,莱芜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给高校毕业生来莱芜就业创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就业机会,优越的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政策搭建了毕业生成就事业的大舞台。“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科发展与莱芜区产业需求相关度很高,莱芜区的产业发展为北科大毕业生发挥专业所长、施展才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相信随着校地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学生对莱芜的了解逐渐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握住莱芜发展机遇,选择莱芜、服务莱芜、扎根莱芜。”

  谈及未来学校引导毕业生到莱芜就业的具体措施,陈建帮提出,一是向毕业生做好莱芜产业发展和引才政策的宣传,二是邀请莱芜区优质用人单位进校选聘毕业生,三是鼓励毕业生走进莱芜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本次百所高校创新人才走进莱芜活动,打开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桥。我们亲身感受到莱芜的新发展,对莱芜的引才政策和创业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本次活动建立的校地人才合作的长效机制,我们也将把莱芜的政策、规划、发展,以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学校向更多的毕业生传达,推动更多毕业生来莱芜干事创业。”

  中国高校(华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郭明源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莱芜地区新旧动能转换,会带来新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也就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加上莱芜的人才政策,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很大帮助。本次来到莱芜,郭明源也带着一些高校科研团队的项目,准备与莱芜地区的企业进行对接合作。郭明源表示,希望莱芜能出台更多人才引进政策,尤其是针对科研转化团队的引进政策,“对此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李华锡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