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2020百所高校创新人才走进莱芜活动成功举办

发稿时间:2020-09-28 19: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济南9月28日电(记者 王龙龙)9月28日,2020百所高校创新人才走进莱芜暨“千校万岗·百城(莱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在山东莱芜启动。此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社部就业促进司指导,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山东省驻京办、济南驻京办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近50名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莱芜地区30个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知名网络主播等共计200余人,齐聚莱芜,实地考察莱芜的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近距离了解莱芜的人才引进与就业创业政策。同时,此次活动还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进行云宣讲、云招聘,为广大青年提供1000余岗位,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0百所高校创新人才走进莱芜暨“千校万岗·百城(莱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在山东莱芜启动仪式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社长杜栋梁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居“六稳”“六保”之首,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而青年的就业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今年5月25日,在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首批17所城市发起了“千校万岗·百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今天的活动,是“千校万岗·百城”活动首次走进线下,以“百所高校创新人才走进地方”形式举办。他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开端,促进高校和莱芜在人才和项目上的精准对接,共创共赢!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委书记朱云生介绍说,莱芜是一片孕育神奇的土地,既有浓缩时空变迁的古老文化,又有焕发蓬勃活力的现代文明,两者相互交融、韵味独特。莱芜是一片丰饶多姿的土地,既有美丽宜居的生态,又有创新创造的业态,两者和谐统一、彼此映衬。莱芜是一片生机勃发的土地,既有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又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两者相互赋能、前景无限。朱云生分析指出,莱芜产业基础好、门类全,拥有吸纳人才的充足产业容量;莱芜的房价收入比优势明显,是理想的择业置业首选地;莱芜是省、市着力打造的省会副中心、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南翼”、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选择莱芜就是选择未来,成长会更有支撑,发展会更有保障;莱芜坚持“人才就是优势、人口就是未来”理念,制定出台青年人才集聚计划、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四海菁(jīng)英”集聚计划等二十余项人才政策,涵盖创业扶持、人才奖励、安居补贴等各个方面,为入“莱”才俊提供实实在在的扶持。

  山东省驻京办副主任刘彬礼表示,莱芜区作为济南市的城市副中心,在人才招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省驻京办将充分发挥在京人才工作站的优势,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首都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对接,建立起常态化联络机制,积极开展人才推介、政策宣讲活动,全力做好投资促进、人才交流、科技协同创新等服务工作,把北京更多的人才资源推介到莱芜,为首都高校和济南发展架起沟通的桥梁,为山东人才工作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建胜教授分析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的。从宏观上分析有两个问题,一是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及知识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不适应,和市场的需求是错位的;二是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成功率不高。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有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信息不对称,人才和岗位的不对称,知识和需求的不对称。百所高校创新人才走进地方城市,以及“千校万岗·百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就是在搭建创新人才、科学研究的信息交流平台,解决知识和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图为校地人才共建签约仪式。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

图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

  本次活动启动仪式由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蕾主持。活动还设置了高校人才座谈会、百校“云”招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等环节,13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路演对接。活动期间,与会专家教授和各界嘉宾一同走进莱芜医药产业园、山东重工绿色制造产业城项目指挥部、泰钢不锈钢产业园等当地龙头企业和机构,了解新旧动能转化下的产业发展布局与方向、人才引进政策与措施。多名青年网红主播与莱芜当地15家企业的HR负责人携手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广大网友介绍了1000余个岗位的招聘需求、发展方向、薪资待遇等内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观看直播的就业大学生达15000人次。

责任编辑:李华锡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