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已经长大,该我们挺身而出了”

发稿时间:2020-02-20 09:0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两名90后护士在进“红区”前为自己加油。陈晨/摄

  2月17日,农历正月二十四,凌晨5点的武汉一片寂静。火神山医院急救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余可走出病房,脱下沉重的防护服,摘下将脸颊勒出两道印痕的口罩,终于得空看一眼手机上的未接来电和短消息。

  这是余可跟随医疗队驰援武汉的第二十四天。除夕晚上,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乘坐空军专机抵达抗疫前线,“逆行”的队伍中有不少像余可一样的90后护士,她们平均年龄只有25岁。

  “就像很多人说的,17年前的非典,是所有人都在保护我们。现在该我们90后来保护大家了。”余可说。

  原本,和所有期盼过年的“工作党”一样,余可计划在除夕返回老家湖北咸宁。当新闻里开始出现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时,这名湖北姑娘坐不住了。“如果组织医疗队支援抗疫一线,请务必派我去!”她两次找到单位领导请战。

  除夕凌晨,正在值年前最后一个夜班的余可接到了即刻组织医疗队赶赴武汉的通知。她立刻报了名,然后冲回家里收拾行李。在这期间,她抽空给已经在湖北老家的父母打了个电话。

  当父母问她“可不可以不来”时,余可坚定地告诉他们:“不行,我必须去!”

  “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必须对得起自己。”余可还记得那时和父母说的话。

  1998年出生的护士邓艺伟是在睡梦中被叫醒的,前一晚她已经计划好了,除夕值班时和同事一起包饺子。凌晨接到通知后,她几乎立刻清醒过来,开始收拾行装。

  上飞机之前,邓艺伟毅然剪掉留了多年的长发,“为的是穿防护服方便,避免感染。”

  和邓艺伟一样,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赵彤彤也是一名90后。除夕夜,运输医疗队的专机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缓缓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她看到眼前的城市漆黑寂静,“没有过年的气氛。”

  “我知道我要开始战斗了!”赵彤彤和战友们很快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一天,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的老人躺在床上向她招手,一边打招呼一边问:“你们是不是新闻上说的那批解放军?”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人显得很激动,对赵彤彤频频点头致意,一遍遍重复着:“谢谢你们,你们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看着老人,赵彤彤一下子热泪盈眶,“那一刻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重症监护室就是赵彤彤的“战场”,为了让工作运转更高效,她与同组的4名战友在第一天就分配好了工作:一人负责处理医嘱,核对医嘱;一人负责所有病人的药、使用物品及监护室的消毒;剩余三人负责病人。“我们实行责任包干制,大家都是抢着干、争着干,互帮互助。”

  医疗队最开始接管的是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随后转入火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刚建成时“百废待兴”,不少专业仪器和医用物资需要医护人员自己安置,余可和战友们一趟趟拖着沉重的仪器,将它们按要求摆放、调试。

  抢救患者就是在和时间赛跑,接连几天凌晨值班是常有的事,从住宿点到火神山医院路上这段时间被公认为“最佳补觉时间”。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余可难以忘记,在准备撤出汉口医院入驻火神山医院时,一名60多岁的患者拉着她的手,叫出了她的名字。

  “太惊喜了,我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样子都看不清楚。”余可猜测,老人可能是看到了她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之后,老人和她说了很多话,核心意思就是谢谢驰援武汉的医生护士们。

  隔着厚重的防护服,余可哭了,“您不要害怕,我们一定会努力救治每一位病人。”她安慰老人说。

  前几天,她和科室的同事在网上看到武汉方舱医院里医护人员领着患者跳广场舞的视频,也想有时间去学一学太极拳,可以带着患者做些运动。休息时间里,同科室的几名护士在忙着剪宣传片,素材大多是同事们用手机拍摄的日常生活片段。她们计划拿到病房里放,让患者们的生活内容更丰富些。

  “其实不只是90后站出来了,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我们选择了这身护士服,穿上军装,就要承担起治病救人的责任。”余可说,“90后已经长大了,该我们挺身而出了。”

  “如果说我还有什么心愿,就是希望一切快点好起来,人们能自由自在地走在大街上,城市里热热闹闹的。”这名湖北姑娘想了想,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如果可以,希望下一个春节能够回家,能看到和从前一样的家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胡思佳)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