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亦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以“科学与慈善的碰撞”为题发表演讲,回顾了西湖大学创办历程及现状。
他认为,慈善是人类灵魂的精髓。它有很多做法,可以扶弱、济贫、慈幼、养老和赈灾等等,但捐助教育无疑是最好的慈善方式之一。
“一般的慈善行为只能帮助一个人,而捐助教育是帮助全社会。”施一公表示。
大学承载着人类文明,也是国家国力强盛的核心。他认为,慈善文化对大学影响很大,世界知名大学的毕业生都有捐赠母校的传统,放眼世界,通过捐赠创办大学的案例也不计其数,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都是早年通过捐赠创建的高等学府。
西湖大学也是靠社会捐赠创办的大学。她于2018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2018年10月20日举办了成立大会。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依靠社会捐赠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借鉴世界顶级私立大学的筹资模式,由成立于2015年的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承担大学绝大部分运营费用。
过去三年半时间,共有43位创始捐赠人和超过1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这所大学捐赠。包括学生、工程师、公务员、教师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社会各个群体。
更早一些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西湖教育基金会创始捐赠人共36位,收入实际到账约7.27亿元,其中约6.94亿元来自捐赠。截至2018年底,累计协议捐赠金额超过43亿元。(根据2019年5月27日发布的《西湖教育基金会2018年报》)
“正是社会捐赠办学的模式,让西湖大学能够更加灵活地探索如何建立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和更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我们的教授和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创新和突破。”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湖大学是属于全中国每个公民的。”施一公说。
在政府及社会民众的鼎力支持下,西湖大学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施一公介绍说,截至目前,西湖大学已经进行十次面向全球的学术人才招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10位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签约。相比起2018年10月西湖大学成立大会上公布的68位PI,一年过去,又新增40多位教授。
关于人才招聘的标准,施一公强调“不唯影响因子,不唯引用次数”,只看“一个标准两个方面”。即如果侧重理论研究,能否在所在领域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能否在世界理论研究的最前沿产生新的突破。如果侧重核心技术研究,能否在影响人类命运的今后五年、十年的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西湖大学定位于“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演讲中,施一公进一步解释了三个定位的目标,“高起点”反映在从培养博士生开始;“小而精”意为不希望以规模取胜,而是以质量取胜,目标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加州理工学院300人的教授规模;“研究型”则是希望在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三个学院的交叉方向上率先实现突破。
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学的独特就在于没有包袱、能够灵活探索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希望尝试全新的学术人才聘任体系、尝试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尝试全新科学评价机制和尝试在中国大地上推动构建全新大学体系”。
施一公坦言,目前中国科研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数字指标世界领先的同时创新能力不足,这牵涉到科技评价体制和机制。而这是西湖大学努力和探索的重要方向。
据介绍,目前,西湖大学已成立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三大学院。与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持续推进,已招收西湖一期、二期、三期博士研究生共334人。包括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在内,西湖大学整体团队已接近1000人。
按照规划,西湖大学拥有云栖、云谷两个校区。其中,云栖校区已投入使用,云谷校区仍在建设,占地1495亩,其中一期765亩将于2021年底建成。预计到2026年,学校将拥有5000位在校学生(3000位博士研究生和2000位本科生),900位博士后,300位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以及600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