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季,我和爸妈不同步

发稿时间:2019-11-29 04:0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你回学校要不要报名一下今年国考?铁饭碗,待遇好,社会地位又高,比你想去的什么互联网公司好多了……”国庆返校去车站的路上,李薇又听到了爸爸第N+1次语重心长的建议,无奈地沉默了,暗自腹诽:“是不是所有爸妈都喜欢在去车站的路上给出所谓‘求职忠告’?”

  已经工作10年的医生刘畅,也在求职问题上和父母陷入僵局。刘畅觉得公立医院的氛围不适合自己,想转去私立医院。从他准备换工作开始时,从医的父亲就一直反对,认为公立医院的条件更好。当他铁了心换工作后,父亲和他整整两年都没有讲话。刘畅非常无奈,一直在试图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我说了无数次现在的工作很满意,父亲都不理我。过去的我一直是他的骄傲,现在他却绝口不提。”

  有很多“乖小孩”,从小到大依照爸妈的意愿按部就班地学习、考试、选专业,始终与父母保持“同步”,却在长期的同步中逐渐产生分歧,最终在职业选择上矛盾爆发。当双方长时间“不同步”,求职话题便会变成一个死结,要解开结只能粗暴地剪断其中一边,双方都不愉快。

  求职季,职业意愿和爸妈“不同步”的焦虑,困扰着很多年轻人,甚至影响到和父母的关系。

  现实考虑 vs 梦想与远方,“视角鸿沟”造成求职观念“不同步”

  李薇今年读研二,爸爸的那些“求职忠告”并不是她第一次听到。早在两年前的大三暑假,李薇就哭着和爸爸大吵了一架。依照爸爸的“远见”学了4年小语种,但实际上对小语种并不感兴趣的李薇,希望能换个感兴趣的专业继续读研,但爸爸的意思却是:读研不如考个公务员。然而李蔚没听,还是考上了研究生

  两年后的今天,在面对李薇想进互联网公司的意愿,爸爸依旧和两年前一样坚持:不要去,给我去考个“国考”。意见不合,爸爸便使出撒手锏:“我这是为你好,希望你有个稳定的工作,你怎么就不理解?”

  大四的杨逸晨则为毕业要不要回家乡工作纠结了大半个学期,作为独生子女,杨逸晨从小和爸妈十分亲近,但在求职问题上,这份亲近却带来了困扰。杨逸晨的父母希望孩子回到老家,做一名教师,安安稳稳留在父母身边,相互有个照应,而见过了更大世界的杨逸晨,却对这个提议有了迟疑。

  “爸妈觉得,他们的资源能给我帮上忙。他们不希望看到我为了生计四处奔波,身处异乡独自打拼。”杨逸晨很无奈,“回家乡意味着平稳,但也意味着放弃更好的机会,我不甘心,而与父母长时间分开,他们伤心,也会让我很难过。”

  杨逸晨发现,不仅自己,很多同学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求职季与父母“不同步”的情况。考研还是找工作,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选择“养老院”工作还是趁年轻拼一把“996”……。父母的希冀往往与孩子的愿望存在偏差,往往换来父母“恨铁不成钢”的一句话:现在不听爸妈的话,以后会吃亏后悔。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艳认为,“不同步”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父母和孩子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也容易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父母的“为你好”,表达了他们那个时代对职业的普遍看法。例如,互联网时代各类职业瞬息变化,一些小众的职业领域是近两三年才出现的,当下的父母多在传统行业,常从现实层面考虑问题,倾向于认为互联网是不稳定的。而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而言,“稳定”这一条件未必是首选,新鲜、潮流、有挑战性的职业,成为他们的标准。

  “没有截然的对错,但是如果不善于沟通,父母和孩子就容易争吵,还伤感情。”高艳指出,与其执着于说服对方,不如将求职问题的讨论目标变一变:“为了孩子长远的发展,哪个方面的选择更合适?”

  “妥协了一万次,第一万零一次要为自己活”

  今年刚从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刘佳欣,不久前瞒着家人坐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只给妈妈留了一封长信,便去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入职。

  在面对求职季与家长的“不同步”时,一向是乖乖女的刘佳欣选择了“为自己而活”。

  上半年经历了考研失败的她,在春季招聘里备受挫折。父母劝说她回家考公务员或者当语文老师,因为这些对于女孩子来说都是“好职业”,从小到大一直听从父母建议的乖女孩,这一次突然不愿意了。

  “21年,我其实从未在一些重大的选择上作出自己的决定。中考失败,为我埋单的是父母,托关系让我上了一所好学校。高考后选报志愿,想学新闻的我,选择听取父母的建议读并不喜欢的经济……我只是害怕,如果我真的一意孤行,未来生活得不好,后悔该怎么办?”而假如现在听父母的话,不管以后过得如何,面对父母时,心理压力会小一些。

  刘佳欣感叹,自己从小都在妥协,但在求职问题上,闺蜜一句话把她打醒了。“她说,我怕你的未来只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听她这样说我突然就觉得,迟早有一天,我会为了别人把自己丢了”。

  在银行工作满一年的英熙,想起去年的求职经历也颇为感慨。英熙当时在某国企重要部门实习,“爸妈非常希望我能留下来入职,这会让他们很有面子,觉得我现在从底层一点点‘往上爬’,特别不值得。”

  英熙发现,自己从小到大的选择,不管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何,跟爸妈交流时,都是一种“说了也没用”的状态。“他们有很多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哲学,总以他们的方式给我洗脑。”后来,英熙还是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了现在的银行基础部门。“至今我还经常被爸妈唠叨,但那时候我只想着:妥协了一万次后,第一万零一次该自己好好活了”。

  高艳认为,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不光如此,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周围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不然就感到愤怒生气。“在与家长‘不同步’中,孩子有这么几个选择,一是听父母的,自己痛苦,这样的结果也进一步鼓励了父母以后还会这么做。二是不听父母的,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向,父母可能很生气:我为你好,你还不听,这个时候痛苦的就是父母,可能因为父母的痛苦,子女也很痛苦。”但没有了解职业的发展,没有了解孩子的喜好、目标之前的“为你好”,是一种干涉型父母的表现。

  高艳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秉持着“谁痛苦,谁解决”的原则,进行双方沟通,澄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目标,父母也把自己的需求讲出来,分析哪条路更加适合孩子。

  了解、尊重、沟通,化“不同步”为“同步”

  在银行工作的曹欣则发现,虽然在求职阶段初期,自己和父母极度不同步,但和父母协商作出决定后,自己对工作的不满逐渐淡化,对当下的状态还算满意。

  曹欣的理想一直是做服装设计师,然而她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和理想完全不搭。毕业时,爸妈建议曹欣去银行工作,“我一开始很不乐意,也和父母吵过,后来发现以自己的能力,去理想的公司,还达不到标准;我能达到标准的,条件又不好。而去银行专业对口,是一份现实的选择。”曹欣刚开始觉得父母太保守了,但爸妈仔细给她分析了自身的不足和行业的现状,曹欣接受了,发现父母的考虑更为全面而周全。

  从事园艺类工作的赵蕾则感叹,求职季中,最终的决定权是在自己手中,你必须自己为将来的生活和决定负责。

  赵蕾成长在单亲家庭,从小到大,妈妈都很尊重赵蕾的意愿。高考填报志愿时,身边很多同学只是听从家人的意见,而赵蕾都是自己做主。之后毕业工作、出国、归国加入创业公司,都是一步步自己作决定,妈妈会就一些拿不准的问题给赵蕾提建议。

  赵蕾回忆,3年前“加入创业公司还是进研究所”,与妈妈产生分歧,她很诚恳地和妈妈谈了自己的想法,列举出了加入创业公司的优点与风险,成功说服了妈妈同意自己的决定。“妈妈尊重了我的决定,也给了我一些建议,而不是单纯地说‘这样不对,你应该听我的’”。

  “求职季父母和孩子不同步时,不应该相互冲撞,而应学习沟通的方法。”高艳指出,父母不能强行干涉孩子的选择,要在充分了解职业世界,了解孩子的意愿、兴趣、个人目标等基础上,才有发言权。孩子则需要理解,父母的动机是好的,只是他们认知到的世界跟自己认知到的世界不太一致。

  “老一辈人对职业的看法也不是全无道理,年轻人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听听父母的职业历程,看看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和做法,增进对他们的了解,看看是否有可以借鉴吸收的经验,并沟通对当前职业世界的了解情况。”高艳说,如果你对职业世界的认知超出了父母,不妨摆事实,讲道理,顺便展示下你的能力,或许能打消父母的疑虑和不安,化“不同步”为“同步”。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1月29日 07 版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