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不是科学家自己能规划出来的

发稿时间:2019-10-27 21:15: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温州10月2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剑平)中国哪一个物理学家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对年轻的科学家有什么建议或希望?这一系列问题引起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专家、代表的兴趣和关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政府主办的2019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0月26日-27日在温州市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 斯穆特、邓肯 霍尔丹、铃木章、谢尔顿 格拉肖,以及图灵奖获得者马丁 赫尔曼出席会议,并与现场海内外109名院士,10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744名代表及青年科学家进行对话、交流。

  “诺贝尔奖不是科学家自己能规划出来的。”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邓肯·霍尔丹说,科学家真正的快乐和兴奋感是发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结果和重大结论,能够对整个社会、地球和人类做出贡献。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乔治·斯穆特被誉为“宇宙胚胎学之父”,在1965年发现了宇宙大爆炸。当时很多人还不相信,这一结论直到1991年才基本上被人接受。他认为,这就是科学研究中需要坚持方向,并进行预测和观测实验等。

  乔治·斯穆特介绍,今年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詹姆斯·皮布尔斯所获得的波峰,是花了一生的时间在做这样的预测和计算。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任何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这些人在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经常会经受一些磨难,遇到一些不同意见,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才可以最后成功。同时,科学的发展,经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这种合作不止局限于团队内部的合作,更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跨时代、跨行业之间的合作。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参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专家、代表认为,科技发展一定要秉持向善、为民的价值观,把握好科技发展的“双刃剑”特征,前瞻思考科技革命可能带来的规制和伦理挑战,有序推进科学技术的伦理建设,寻找恪守伦理道德底线与推动科技进步之间的平衡点,共同合作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回答中国物理学家谁将能诺贝尔奖的问题时,邓肯·霍尔丹说:“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会有一个科学家找到出人意料的问题和重大发现。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