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庆玲)“未来,人工智能不会淘汰教师。但教师不懂人工智能,则可能被淘汰。” 10月25日到26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教材局局长、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田慧生在该论坛上表达了上述观点。
田慧生认为,在智能时代,大量传统的、流水线式的教育形态将逐步消失或由人工智能取代,这必然会导致教育的重新洗牌,教育的重心将更多的转向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了的工作,转向人自身的成长和完善。作为教育管理者和从业者,必须了解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改善教育的供给和管理。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将赋能教师的教学和评价。“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智能批改作业、阅卷、评分、个性化教学、针对性辅导等功能,通过千万量级的数据,人工智能有效赋能教师创造性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实现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和精细化的关注。” 田慧生表示。
在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看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形成教师和虚拟教育助理合作的‘双教学模式’。虚拟教育助理可以接管教师部分任务,但并不是说教师就闲下来了,而是有更多时间和学生们交流。”
这是不是意味着传统教学方法将被摒弃?顾明远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同样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有些人提出来要取消黑板,我认为黑板还是应该保留。老师实际上在黑板上画一画、写一写,可能更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更有人情味,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不仅如此,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余胜泉认为,人工智能还可能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顾问、素质提升的教练,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测评与改进的辅导员、体质健康监测的保健医生等,“因为以后学校各种体育器材将变成智能器材,学生的运动指数、参数都可能被采集到,通过运动数据的参数建立可以分析出学生的问题、优势等,从而给出不同的运动方案”。
“但人工智能会不会泄露学生的隐私,以及会不会影响到家长间的交流或者引发矛盾?我们往往强调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可能对它的风险还认识不足。” 顾明远也提出了他的担忧。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陶西平认为,在人工智能和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立德树人仍然是根本任务。制订保护法规和监管框架,保证对学习者进行合乎伦理的、非歧视的、公平透明且可审核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确实是非常重要。
去年,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率先研发并出版了全国首套小学科创教育实践教材和中小学人工智能系列丛书。今年在此论坛上,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又发布了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STEAM教育实验课程》和《带着课本环球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