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茜) 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今年10月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这是甲骨文发现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举办的系列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田立新介绍,10月18日至20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河南安阳举办,主要讨论甲骨文研究的未来走向,深入挖掘甲骨文所蕴含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服务现代社会应用,推动甲骨文研究进入新阶段;10月22日,“证古泽今”甲骨文专题文化展将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展品主要包括甲骨、青铜、玉石、书籍等近190件;10月24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将在北京举办。
据了解,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在20世纪的甲骨文研究历程中,时代风云变幻,学者们始终守护和传承着甲骨文研究,终于使这门古老的“新”学问绝学不绝。
当下甲骨文研究的际遇如何?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德宽认为,进入新时代,甲骨文研究也进入了“春天”。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研究院教授王宇信提供的材料中写道,在甲骨文发展道路上遇到释读文字的障碍时,“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工作等一批研究项目及时开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破解文字释读瓶颈,这标志着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政府推动下的全面发展与弘扬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