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青春告白祖国,交一份爱国的答卷

发稿时间:2019-09-22 10:28: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暑假已经结束半个多月,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颜雨涵还久久不能忘怀。这个暑假,他和445名同学一起跋山涉水,走进科学抽样产生的全国135个行政村,围绕当前中国农村重大现实问题,开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田野观察。最近,他刚完成社会实践归来后的调研报告,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在他看来,这是他和同学们用青春写给祖国的“告白”。

  这项名为“千人百村”的社会实践是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开始启动的。每年暑假,学校组织1000余名师生深入全国百余个行政村、一万多个农民家庭,除了调研,还送上服务:政策宣讲、扶贫支教、法律普及、同伴教育等。

  小颜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这项活动。这次,他和一组同学来到了浙江农村,帮村民运毛竹、扒豆子、烧水生火。在与老百姓深入交流、感知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时候,小颜敏锐地注意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平衡。“当地响应‘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因此有一些山地要保护起来不能使用,这样农民的收入如何保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颜雨涵告诉记者。

  平时都与书本打交道,突然走入了火热的第一线,同学们普遍感觉到增长了见识。“书本知识和实践得来的知识不同,如何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何用实践升华书本知识,我们都需要找到切入点。”颜雨涵说。

  像每一年的社会实践一样,他们带着临行前设计好的“农户问卷”和“行政村问卷”出发,今年还新增了农村老年问题调查,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农村养老状况。同时,中国人民大学还承接了相关部委的人口变迁和劳动力转移相关调查,使实践活动更加精准对接学校科研需求和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社会实践工作负责人孙琳告诉记者,“千人百村”的调研样本村来自学校社会调研与数据中心的科学抽样,调查问题来自学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科学设计,学生们出发前接受了学校的专业培训。调研过程中,原则上要同学们住在农村,深入接触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通过拉家常似的深度访谈完成调研,返校后组织不同调研地域相交叉的团队成果分享会,体会农村区域差异,全面了解国情民情。

  孙琳说,2019年“千人百村”社会实践以“壮丽七十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134个县级行政区、135个行政村,445名实践成员覆盖全部学院和本硕博各学历层次,并首次吸纳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参与其中,包括港澳台学生5人、留学生2人。

  今年的“千人百村”社会调研还以“五个一”活动为统领,明确要求学生:发掘一个真实典型,体验一种劳动实践,讲述一段乡村故事,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涵养一份家国情怀。

  社会实践结束了,但它给同学们带来的感悟却是长久的。“在实践调研中体悟、了解我国农村现状,培养和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树立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的意识。”小颜表示,这也是他的收获之一。

  记者注意到,网络上曾经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人大参加‘千人百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很多参与过的同学都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答案,有学生回答:“现在我们还是学生,但以后我们终会成长,未来的某天这些将由我们面对,我们能做到些什么?我们是否记得要去做什么?当以后能做到的时候,我希望我还能记得今天的思索,记住心中想去做些什么的冲动。这,大概是‘千百’带给我最深的影响。”

  这珍贵的思考,这火热的青春故事,就是青年们书写的爱国答卷。(记者 姚晓丹)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