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义卖“古风”工艺品 为留守儿童建“红书斋”

发稿时间:2019-04-25 08: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聂俊文 通讯员 文强 肖福生)“《周恩来传》《雷锋日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江西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志愿者来到赣州市沙地镇,为当地留守儿童建立“红色图书角”。

  4月20日至21日,志愿者们在食堂前义卖书签、折扇、卷轴以及明信片等手工艺品,在校园掀起了一场义卖热潮,共筹集1583元为留守儿童购进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类书籍。

捐赠留言一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福生 摄

  “希望你一直如年少,干净、纯粹、心安。——献给最可爱的你”义卖现场设有捐赠留言环节,“捐书者”低头写下这样一句话。

  据了解,书签、折扇、卷轴等工艺品由该校书画协会绘制,填词、作画、上色等操作均通过手工完成,融入了二十四节气、唐诗宋词等传统元素;明信片有志愿者设计定制,上方绘有八角塘、冶金广场等常见的校园风光。

“二十四”节气书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福生 摄

  义卖期间,不少留学生也参与了献爱心。巴基斯坦留学生马吉德不仅购买了4张古风书签,还号召自己的好友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

巴基斯坦留学生前来了解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福生 摄

同学们挑选“二十四节气”书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福生 摄

  从4月初开始准备,该校书画协会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做作品。“希望这些手工艺品能为沙地儿童筹到更多的书,让他们感受社会的关爱。”会长林先祯说道。

书画协会成员正在画扇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明慧婷 摄

书画协会成员对照图片在扇子上作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明慧婷 摄

  4月23日,志愿者们带着书籍和“留言卡”前往沙地镇留守儿童村,为孩子搭建书架、整理书本,并为把角落打扫干净建成“红书斋”。“红书斋”除红色文化书籍以外,还加入了一些文学经典和科普知识。

  “今天星期二,孩子们都在上课了,真的很感谢你们!”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副主任彭家钿告诉志愿者:除一些漫画图书和教辅资料之外,孩子更需要优秀文化成果来启迪心智,先进技术科普来培育创新。

  “书籍是丰富灵魂的工具,我们想借着世界读书日的契机,将红色文化以书籍的形式带给阅读资源匮乏的留守儿童,让他们也能受到熏陶。”活动组织者张金来表示,今后会源源不断为村里输送各类书籍,争取早日建成“小型图书馆”。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搭建书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闫柏峄 摄

志愿者整理捐赠书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闫柏峄 摄

  该校资环学院团委书记余夏静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大学生为留守儿童搭建图书角,在传递关爱的同时,让孩子能够接触到红色经典,领略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理想担当,将苏区红色基因以书籍为“接力棒”传承下去。

图书角一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闫柏峄 摄 

责任编辑:胡梦飞
返回首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