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拟提案:加快发展老少边地区高等教育

发稿时间:2019-03-01 07:55:00 来源: 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网

  2019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纳米技术中心主任刘昌俊准备好了上会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在老少边地区增设教育部直属高校、加快教育精准扶贫步伐的建议》。

  他告诉澎湃新闻,该提案聚焦老少边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并为解决该老大难问题开出“药方”,包括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至少设立一至两所非省部共建方式的完全归属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将已经实施省部共建的相关高校先行直接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对于在中西部省份设部属高校是否可行,2月27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向澎湃新闻表示,现在建设部属高校还面临诸如编制、财政渠道等的问题,“目前做的事,是想办法怎样把大学办学水平提高”。

  无部属高校省份均分布在中西部

  现在有13个省没有教育部的直属高校,均分布在中西部,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比如云南大学、山西大学很早之前是国立大学,后来合合并并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有了资源分布不均衡的表现。”范海林说。

  在增设教育部直属高校外,刘昌俊在提案中还建议为老少边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这一工作纳入教育部、财政部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老少边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建设,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由于老少边地区教育资源不足,高考难度一直很大,高考录取率长期低于发达地区,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另外,随着我国老少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快速增长,有些地区已经出现科技工作岗位招工难问题。这些地区在人才竞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刘昌俊认为,本地培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刘昌俊观察到,由于西部省份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短期难于拿出大量经费支持高等教育。有些省份高等学校实际长期处于经费紧张状况,人才培养与引进困难,甚至有实验课程开设也存在有经费不足问题。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子女高等教育费用已经占一些贫困家庭支出的一大部分。有很多出外省就读的大学生,在外就业后不仅不能为家庭脱贫做出贡献,反而还需要父母继续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些脱困家庭再返贫的原因。”刘昌俊说道。

  “这次提出这个提案,缘起去年底我的中学母校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寄给我一本120周年纪念校友册,看到母校很多杰出校友立足本省本市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细看下来,他们很多毕业于省属高校。”刘昌俊告诉澎湃新闻,“而反过来,我们当初考到省外高校就读留在省外工作的,给原籍地方做出的贡献远不如这些毕业于省属高校的校友。”

  “(江西)地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等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很大。但一些地方的高技术岗位难于招到合适人才。江西省如果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并由此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尽管还是有一部分人才流向外省一二线城市,但至少还有部分人才能够留在本省。”刘昌俊表示。、

  部省合建高校“相当于准部属高校身份”

  范海林同时也注意到,教育部已在没有直属高校的省份,选一所学校作为部省合建高校,他建议,将已经实施省部共建的相关高校先行直接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指出,要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东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部省合建”支持中西部地区14所高等学校发展。

  而早在去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部署启动部省合建工作时就曾强调,要通过部省合建这一新的机制和模式,在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建设。

  2018年3月,陈宝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部省合建时解释说,“目前全国有13个省、自治区没有部属高校,再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14家是‘13+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和这些地方一块儿商量,在过去省部共建的基础上搞了一个升级版,建立了部省合建这样一个机制,一省一校、部省合建。教育部把这些学校列入部属高校序列,相当于一种准部属高校身份,省、自治区和兵团对高校现有的支持力度不减、隶属管理不变,我们双方共同合力建设这14所高校。在不远的将来,使它能够快速成长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向‘国家队’水平迈进。这就叫作部省合建。这种学校可以把它叫作部建高校,这是一块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聂俊文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