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科的“围墙”,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课程……2018年秋季学期,天津大学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首批新建的21门新工科课程向全校研究生和未来具有本研贯通培养资格的本科生开放,目前已有3319名研究生“尝鲜”。
在“天宫二号”上首次实现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让航天员在太空中“动动脑子”就能“指挥”各种操作的项目主要负责人明东,是新课程的开课教师之一。他为学生讲授的课程叫《神经科学与工程》。在他看来,现在的科学和工程发展与20多年前自己上大学时已完全不同,“学科间大交叉、大融合,需要的是面向未来的、可以畅想的课堂”。他带领的课题组集中了机械、医学、自动化、人工智能、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学生,而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创新、交叉和融合,是这批课程共同的特点,也体现着新工科的重要特征。
课程学习是学生培养的基础环节,重构人才知识体系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天津大学此次新建的一批新工科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前沿引领和学科交叉,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以及教师科研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方法传授,注重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引导,以期帮助学生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科研能力。
21门面向新工科的公共课程分为基础类、计算类、制造类、综合类四大课程模块。其中,既有《应用数学基础》《近代物理学专题讲座》《面向工程科学的量子力学》等基础课程,也有《人工智能基础》《大数据分析理论与算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面向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的前沿课程;此外,还有一批如《工业标准及标准化基础》《现代海洋科学》《科技论文排版技术》等综合类课程。
《近代物理学进展专题讲座》则由同一学科不同方向的教师共同完成。“现代物理对于原始创新非常重要。”课程负责人柯红卫教授说,鉴于现代物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全面学习较困难的情况,他和学院的一线中青年教师将共同打造一门浓缩的现代物理学课程,力求为工科研究生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融合”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这门课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这门课程由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精仪等多学院不同学科背景的7位教授联手打造,将教授们正在做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
面向新工科建设,天津大学还将进一步在课程改革、专业及学科建设方面继续探索,力求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