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马洪彪:脚步量天下,笔毫书万生

发稿时间:2018-10-24 18:4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青年是时代进步的弄潮儿,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成为国家栋梁、学术大师和兴业英才,他们扎根各行各业,点亮前行道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广袤的中国大地,大好的经济形势,创新的时代环境,永远是青年人树立理想、砥砺前行的舞台。从即日起,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清华大学2018年社会实践系列特别报道,讲述清华学子的实践故事,展现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责任的靓丽风采。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4日电(通讯员 张静)2年,4次社会实践,来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马洪彪从无到有创建了实践品牌项目“黔野之光”,两次亲任支队长并将其顺利传承。从帮助贵州省安顺市蔡官镇发砟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到探究蔡官镇合作社发展困境及其发展模式,从项目初始期的“精准扶贫”到项目交接期的“乡村振兴”,黔野之光三赴贵州,深耕农村经济。2018年6月,黔野之光传承同期,马洪彪再创实践项目“攸创筑梦”,带领支队前往湖南攸县进行创新创业及产业转型调研,从农村经济走向县域经济,立志做入世经管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马洪彪。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实践初心:经世济民,故土新颜

  说起社会实践,不得不从马洪彪的实践初心说起。马洪彪出生于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天然的情结。当马洪彪成为高中母校90年历史上第一位裸分进入清华的学子,他感受到了故乡与外面世界的差距。和众多寒门子弟一样,马洪彪立下自己的目标:不负经世济民之理念,当使故土旧貌换新颜。

  大一时恰逢经管学院当年寒返调研主题是精准扶贫,马洪彪便回到家乡进行短期调研,但结果不甚理想,预期与现实相距甚远。但也正是这一次的碰壁,让马洪彪找到了理想落地的方式:通过实践,去了解真正的农村现状,通过实践,去找到真正经世济民之道。

  黔野初行:发砟建社,入股相连

  带着炽烈的乡村情怀,马洪彪亲手创办了品牌项目黔野之光。

  2017年,在经管学院首席实践顾问徐瑜青教授的帮助下,马洪彪与西秀区团委取得了联系。本着社会实践不能给当地造成压力和行政负担的原则,马洪彪积极与西秀区团委协商,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和行程。

  6月,黔野之光初探贵州,帮助蔡官镇发砟村建立该村第一个规范化的合作社——清发农业经营合作社。清发在此语义双关:清既指清华大学,也寓意合作社管理层清正廉明;发既指发砟村,也寄托经济发展,百姓发财的美好祝愿。在遍访发砟村明村情并寻求“塘约道路”参考之后,黔野之光建立了清发合作社并举行挂牌仪式。对于亲手建立的合作社,马洪彪深怀情感,在与支队同学协商并众筹2000元后,他代表支队入股了清发农业经营合作社, 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借此与合作社建立长期联系。

代表黔野之光支队与发砟村支书签订入股协议。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黔野再行:由点到面,寻找道路

  黔野之光再访贵州是在2018年1月,根据蔡官镇政府反馈我们了解到:蔡官镇50%以上的合作社都处于亏损,90%以上的合作社都没有专门的章程,整个镇的合作社发展模式陷入瓶颈。马洪彪希望能再赴蔡官探究合作社发展的一般模式。

  实践期间,马洪彪带领支队分组调研了14个行政村,22个合作社,最终形成学术报告《黔野之光两赴蔡官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报告》,并向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得到蔡官镇镇长的高度评价,《清发农业经营合作社章程》更在蔡官镇得到了推广。

向蔡官镇镇长齐林做成果汇报。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黔野三行:责任传承,乡村振兴

  2018年4月,发砟村村主任给马洪彪发来了清发合作社社员进行劳动生产的图片,黔思得到了落地。当时马洪彪兴奋地和两期队员分享喜悦。与此同时,黔野二期的队员李祥瑞向马洪彪表达了传承黔野之光的意愿。在与徐瑜青教授商定以后,马洪彪将黔野三期的接力棒交到了他手上,并建议他带领支队由点到面,由浅而深,从精准扶贫走向乡村振兴。

  攸创初立:初心依旧,攸创筑梦

  黔野之光交接顺利后,马洪彪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他意识到: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投影,对比分析农村经济与县域经济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马洪彪筹建了新的实践项目攸创筑梦,从农村经济走向县域经济。调研结束后,马洪彪带领支队同学采用AGIL模型对湖南攸县的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相关成果由带队导师经管学院高峰教授在为湖南攸县县委组织部举行的的专题讲座中得到了汇报,并在攸县电视台得到报道。

  实践是问心的过程,更是思考的过程,两年实践,马洪彪最深刻的体会有两点:

  第一是发扬实践传承性,打造清华影响力。两年以来,马洪彪不仅创立了长期项目黔野之光,也为学院社会实践培养了三位支队长。此外,马洪彪通过入股合作社、获取攸县县委官方成果认证等方式与实践地建立了长期联系,扩大清华的影响力。

  第二是实践结论深自省,学术成果微转化。实践是短期的,但责任是永远的。马洪彪想通过学术成果转化的方式去对曾经得到的结论和成果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此为当地政府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目前马洪彪已经转化的学术报告三篇,其中 《黔野之光两赴蔡官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报告》获四星级赛事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回归初心:脚步量天下,笔毫书万生

  两年实践,马洪彪创立的实践项目从农村经济发展,到县域产业转型,变的是实践课题,是实践地点,不变的是初心,是责任,更是理想——出身农村,不负经世济民之理念,当使故土换新颜;三赴贵州,深耕农村经济之初心,当为入世经管人。

  经管实践一直有一句话:“走遍千山万水,洞察世事人情。”今天马洪彪也有一句话想与之呼应:“脚步量天下,笔毫写万生”。实践过后,马洪彪不仅想要洞察人情世事,他更想用自己的笔墨去记录,去书写,去为所走过的热土出谋划策!

与发砟村村主任同入山林调研。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责任编辑:王龙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