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吴叶海(紫色上衣)和刘茂辉(蓝色上衣)。
吴叶海下水救人。
学生活动:安全保障要在首位
带领北大龙舟队的刘茂辉是水性上佳的潜泳高手,在水下一口气能潜行50米。而50岁的吴叶海虽然早年在上海体育学院期间必修过游泳课,然而已经将近20年没下水游泳了。
事后被问到“跳下水时是否担心过自己因为长时间不游泳以及没法热身出现意外”的问题,吴叶海回答称,“当时不可能去担心这个,只是想着学生千万不能出事,没有去想自己,也不能去想这样的事情。”
吴叶海认为,这次翻船事故的原因很可能是舵手没有控制好平衡,以至于船体慢慢倾斜后侧翻。“其实在龙舟比赛中,侧翻的情况挺多见的,在我们以往的七届比赛中有四届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只是这一次,有学生的头部没能及时露出水面。
“学生活动当然还是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刘茂辉说,“像龙舟项目,首先赛前肯定明确要求参赛者会游泳、会自救,其次救生衣、救生圈、救生员等救护措施也是准备齐全的,平时我们也会有演练,反复强调安全常识,遇到问题不要惊慌,学着自救,再去救他人。”
另外,吴叶海也强调了团队的互救意识。“作为同伴,一定要尽快查看周边的人有没有事情,要进行互救,尤其像龙舟、皮划艇这些水中的运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被压到船底的时候,一定要冷静。”
平时不怎么发朋友圈的刘茂辉一周后才知道这事被很多人关注了。他表示,社会上独善其身的人很多,但是敢于担当、敢于担责还是挺重要,“我们的师德尊严、学风建设也是一直以正能量的传播为目标。不过大家也不要认为会游泳就能够救人,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要逞能,否则也会适得其反。如果自己不会游泳,可以及时利用身边的竹竿、救生圈、绳子等往水里抛,最主要还是大声呼救。”
刘茂辉事后发的朋友圈
33年体育工作:要把学生体质搞上去
毕业至今,吴叶海在浙大从事高校体育工作已有30多年。“成为教师以后,我就已经准备把这一生都奉献给这个职业。我觉得,从事体育工作最大的贡献,是把学生的体质搞上去。我经常在部门全体教师会议上说一句话,‘学生体质好了,比做什么都值得’。
不过,吴叶海也表示,在实际中,体育教师的工作更偏向基层,很少会发表文章或者开发课题,所以不太容易被看见,在学校评奖评优中也难以显眼。“比如,由于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活动只能在休息日举办,我们很多体育教师其实是基本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像浙大今年校内的‘三好杯’的竞赛就有40多项,高峰时我一个礼拜有五六个项目要在几个校区同时跟进。”
“但是我们的付出也能在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中体现出来”。让吴叶海欣慰的是,连续四年,浙大的学生在国家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的合格率都达到了95%以上。
这些年,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社会认知都在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刘茂辉和吴叶海感到,体育不仅仅能增强体质,它对一个孩子的意志培养、情绪控制、胆识增强、学会遵循规则、团队合作、抗挫力以及人格健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体育能在无形中助人成功。它可能不像感冒了去医院挂水就能立马见效,它对人的益处会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体现出来。”吴叶海说,“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未来成功概率也会提高。现在有不少学生会遇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我建议这些孩子经常去跑跑步、打个篮球,养成合适的运动习惯后应该会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