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 郝孟佳)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今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任何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管是长期性的经济困难,还是临时性、突发性的经济困难,都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赵建军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入学、顺利完成学业,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就是我们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资助体系日臻完善。五年来,共出台新的资助政策六项,完善资助政策十二项,目前已经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一个是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再一个是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再一个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第二,“三位一体”资助格局基本确立。各级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的要求,加大学生资助工作投入,从事业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资助工作。社会各个方面,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踊跃捐资助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经费筹措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
第三,资助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在我国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学生在校吃不上热饭,甚至饿着肚皮上学的现象。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各地各学校更加重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爱国奉献的品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政府“一管到底”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建立了中央、省、市、县、校五级学生资助的管理机构和队伍,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区和学校。
二是建立起了中央、省、地、县四级财政资金分担机制,按照学校的隶属关系、经济发展程度、教育层次等因素实行资金合理分担。
三是建立起了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资助宣传、绩效考评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资助工作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学生资助工作依法推进、公平公正,只要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无论在哪个地区、哪个学段、哪所学校,都能找到组织,都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只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奋学习,从幼儿园一直到博士毕业,全程都有政府资助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