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后一批“90后”开始陆续步入大学校园。对于学生家长们而言,既不想让孩子养成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也不想让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过得寒酸、不体面。每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成为令很多家长犯愁的问题。
有媒体对北京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发现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很多大学生表示,社交方面的开支仅次于吃饭穿衣,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靠网贷缓解燃眉之急。
为了了解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消费观念,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50后”“60后”“70后”“80后”的大学生。就大学生生活消费而言,虽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地域、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种对比并不具备太强的可比性,但是从这个视角,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社会大环境的快速变迁。
“50后”大学生:一天4角伙食费,要向全村借钱
“我们当时上大学,虽然不交学费,但是伙食费还是要交的,每人一天4角钱,一个月就是12块。”出生在1950年的张来成,是72级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说,对班里很多农村孩子来说,每月12元可是个大数目,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助学金或者是打工挣钱的机会,很多同学都是向全村人借钱才能上完大学。就算是城里的孩子,压力也不小,当时城里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差不多也只有三四十元。
张来成表示,当时读大学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推荐,也就是现在说的工农兵学员。比起一般同学,他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作为解放军学员,自己轻松很多,不但不需要向家里索要生活费,部队每天还补助他5角钱,交了伙食费,还有剩余。
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在北京大学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他回忆,“剩下的钱大多都被用来接济家庭条件差的同学或者寄回家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22岁了,绝大多数同学都比我小,只有十七八岁,农村来的也比较多,他们不像城里来的孩子,家里基本上没什么固定收入。”
张来成记得,当时大学生上学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基本上就是吃穿或者书本和学习资料。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都比较贫乏,没有今天那么多的灯红酒绿和社交活动,同学之间交往的娱乐活动最多是读书会、朗诵会、露天电影、集体运动之类的,当时基本不需要什么社交费用,不像今天的孩子们可以唱KTV,可以上网吧等。
“换句话说,相比现在,我们当时就是‘恩格尔系数’比较高,还处在解决温饱的阶段,其次才是解决精神需求。”他感觉,当时同学们对物质的需求普遍也不是很强烈,也没有什么攀比之风,大家吃的、用的、穿的都差不多。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或者高干子弟只是极少数人,大学里还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