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到底有没有时间搞科研?医生把时间花在科研上是否会耽误临床看病?医生搞科研到底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日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发现,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以22项总经费2115万元的成绩,成为全国妇产科医院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多的医院,它的项目总数超过上海另外两家知名妇产科医院的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第一”的妇产科医院,是科研领域的“后起之秀”,2009年,它才拿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今年,仅医院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团队“发育生物学与干细胞”项目所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经费,就高达1050万元,占据全院总经费的半壁江山。
从8年前的科研薄弱院,到今年的“全国第一”科研妇产科医院,一妇婴的改变和经验,对全国各级各类妇产科医院来说,值得借鉴。
对于妇产科而言,每年的分娩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分娩量,是评价一家妇产科医院“好坏”的重要指标,但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妇产科学科科研发展的一个诱因。分娩手术,对医生而言,就像是“流水线操作”——可以糊口,但技术含量、科技含量都不高。
一妇婴院长万小平说,目前评价妇产科的3大指标为:生了多少孩子,做了多少妇科手术,拿了多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上海,一妇婴的前两个指标向来不错,但在科研方面,过去并不算“强大”。
科研能力不强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医生们忙于临床工作,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做一些研究。此前,上海就曾出现过医学院著名教授与博士生、硕士生因为科研论文代写而发生的纠纷。
“医生们不得不抓紧各种时间来做一些科研,前脚接诊完病人,后脚就钻进办公室码论文。”一妇婴分管科研的副院长金莉萍说,尤其是一些青年医生,工作强度大、科研任务紧,两头兼顾困难,往往最后两头都顾不上。
针对上述问题,一妇婴开始尝试在青年医生科研领域“布局”。医院出台了《关于医务人员科研脱产期间享受在岗待遇的有关规定》,明确提出,那些拿到上海市一级科研项目的医生可以享受6个月的带薪科研期,拿到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医生可以享受10个月的带薪科研期。